郭臺銘的霸王成功術:找一流客戶
他反對在企業里搞什么民主,這倒有點為科斯的企業理論做注腳。在后者看來,正是企業家和交易的替代者。
有的時候,郭臺銘是八卦新聞的主角;有時候,他又是不少負面報道的焦點;有時候,他又如何“顯擺”出自己的權勢地位,譬如訂婚時何等人物出席,等等。
郭臺銘無疑是個具有爭議的人。但是,這個年代,最怕的就是沒有爭議。
關于他的決策風格,管理理念,用人法則,同樣具有爭議。那些善良的人們喜歡用“霸氣”、“獨裁”這樣在現在看來算不上好的詞匯來描繪他。支持他的人則也不惜近乎獻媚地說:“你寧愿選擇跟著一個積弱不振、茍延殘喘的皇帝,還是一個版圖不斷擴張的大汗?”
成吉思汗是郭臺銘的偶像。顯而易見,他也經常“誤”以為自己就是產業界或者代工界的“成吉思汗”。
他反對在企業里搞什么民主,這倒有點為科斯的企業理論做注腳。在后者看來,正是企業家和管理者主導的威權體系才降低了交易成本,使其成為市場交易的替代者。
這可能也反映了他的戰略—“四流人才、三流管理、二流設備、一流客戶”。既然自己帶領的是“四流人才”,而且對自己有超級自信,講民主,既不必要,也無可能。
倒是“一流客戶”的想法頗有意思。
富士康就像一座“軍營”。員工要軍訓,高層管理者回答不了問題就要挨罵,管你是千萬富翁還是億萬富翁,郭老板讓你罰站就得罰站。
就是這樣一個滿足于人唯唯諾諾的郭臺銘先生,對找“一流客戶”真是敢于下本,做到極致。他說:“從客戶的角度出發,讓合作伙伴占便宜。”
做任何事情都做到極致,做到競爭對手望洋興嘆。這是尋找“一流客戶”的本錢。郭臺銘不無炫耀地說:“我們公司光模具人員就有六千位,一個月內做好一千模具,包括塑模、沖模,全球有幾家公司做得到?”在交貨時間上,鴻海利用組織切割方式,將交貨周期從3~6個月縮短到兩個禮拜,現在甚至能做到3~5天就交付。所謂的商業神話—“只要郭臺銘搶來的客戶,就不會跑掉”—真不是浪得虛名。
其次,要在客戶關系管理上做到極致。要搶“一流客戶”,“我能”是遠遠不足夠的,還要“我樂意”的姿態。
這個故事要回溯到邁克爾·戴爾欲在臺灣尋找代工,并為此準備了亞洲之行。面對這塊“肥肉”,包括廣達電腦董事長林百里、仁寶電腦總經理陳瑞聰以及施振榮在內,都莫不希望餡餅歸己。準備就緒后,大家在機場忐忑不安地迎候戴爾。當戴爾走出機艙后,后面緊跟著郭臺銘,眼鏡跌落了一地。原來,郭臺銘已經提前半年知悉了戴爾的行程,并且親赴美國,感動了戴爾,也把戴爾的亞洲之行“降格”為“鴻海行”。
為了開拓印度市場,郭臺銘帶頭吃印度菜。不僅他自己吃,要要自己的兒子女兒吃,就連郭臺銘的母親也不得例外。郭說,他不僅帶母親去吃印度菜,還承諾要帶母親到印度去看一看:“她聽了還挺高興的。”
就是這樣,站得高,才能看得遠。既然定位在找“一流客戶”,就不能拿出“三流的服務”。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