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服裝協會和國家紡織品中心實施短平快對接
服裝離不開價值
如果沒有面料,設計師的靈感就沒有承載的載體;而對于面料來說,再好的產品也需要被認可,否則,“藏在深閨人未識”,實現不了應有的價值。
面料企業開發了很好的面料,但找不到買主;而設計師可能需要某種面料來實現他的設計理念,也許這種面料就在他身邊不遠,但因為“信息不對稱”,他卻無從知曉。
這方面的對接工作,過去主要由各種大型的面料展來實現。應該說,各種形式的面料展從一定程度上解決了面料與服裝企業對接的問題,但傳統的面料展也有缺點,其中之一就是“信息不對稱”。
“隨著企業數目的增多,產品品種的增加,用傳統的辦法已經沒有辦法實現這種信息的對接了。當我們面對著海量的信息,成千上萬的設計師與成千上萬的面料企業,如何找到與自己匹配的資訊?對于服裝企業來說,面對眾多的面料商,如何找到合適的供貨商?為了實現這些目的,要依靠有效對接。”中國服裝協會副會長馮德虎說。
在這種形勢下,由中國服裝協會、國家紡織產品開發中心和杭派女裝商會主辦,杭州中紡中心服裝城和全球面料商務中心聯合承辦的“2011長三角時尚女裝品牌與中國流行面料企業專場對接會”應運而生。8月11日,在杭州中紡中心服裝城,記者親身感受了這次對接會,并采訪了主辦方相關人員和參展企業。
“這次也是中國服裝協會和國家紡織品中心一次合作的嘗試,”關于這次對接會如何選擇參展企業,馮德虎介紹說,“這次作為需求方的女裝企業,主要是由杭州女裝商會出面邀請,參展方的面料企業分兩部分:一是國家紡織中心面料基地的企業,二是由全球面料網邀請了一些面料企業。”
為了提高這次對接會的效率與針對性,無論是參展面料商還是女裝企業,設計師的選擇,都非常強調“區域性”,就是長三角地區。這樣,每個來參展的企業幾乎沒什么成本,用半天的時間來參展,當天就能返回。可以說,這次對接會是“區域性與專業性的結合”。
“那種大型的展覽會,看上去人山人海,外表看來不錯,也的確起到一定的作用。但同時也帶來很多問題。”按全國面料商務中心CEO王果剛的說法,“傳統的大型展覽會有幾個問題:不高效。”
首先,這種大型展覽會往往攤位都很大,通常都有漂亮的裝潢,有的企業裝修一個攤位要花費幾十萬,甚至上百萬。而且,這種大型展會通常在大都市,參展企業從全國各地去參展,長途跋涉,浩浩蕩蕩地開車趕過去,沿途排放大量的尾氣,再加上人力、物力、財力的消耗,與當今倡導的低碳經濟背道而馳。
其次,這種大型展會效率也未必有多高。以上海國際展覽中心為例,其可以容納5000個攤位,全轉下來要用幾天時間。以常情常理即可推斷,任何一次大型展會,極少有人會從頭到尾走一遍。
而且,大型展會的分類也太分散。比如說,許多企業都會生產牛仔面料,在展會上,這種面料會分散到各個攤位,如果一個人只想找牛仔面料,他要走遍所有的展位。而從全局考慮,又不能搞一個牛仔專區,也沒有辦法把所有生產牛仔面料的企業都集中起來。
所以,不是說已經不需要傳統的展會了,而是說,我們要發展多種形式的對接方式,以適應不同的需求。馮德虎也認為,除了那些既有的大型多功能展會,我們還應該發展更環保、低碳的小型展會或者對接會。
這次對接會所有攤位裝潢都很樸素:標準的攤位,幾排架子,上面掛著各式面料——設計師并不是來看展位裝潢的,設計師就是來看面料的,所以,花哨的裝潢并不重要,關鍵是產品要“抓人”。{page_break}
這次對接會的針對性很強,就是女裝面料。其實,當地的面料企業的產品線很廣,幾乎囊括了所有類型的面料,有功能性面料、男裝面料、女裝面料、產業用布等等。對于設計師來講,選擇的范圍非常精準——女裝面料。
關于“信息不對稱”的問題,記者與現場參展企業交流,一些企業代表認為,最高效的辦法,就是直接與設計師見面。
“我們很高興這次參展,有許多設計師直接來到展位與我們溝通。”紹興縣典帛紡織品有限公司總經理杜錦繡說。
當然,也有一些企業有顧慮,不敢把自己最新的科技成果拿出來展示,因為他們怕自己的東西拿出來以后被仿制。全球面料商務中心副主編夏靜淑說:“在對接會現場,我們發現,一些企業本來把最新研發的面料掛了出來,可是,發現有些觀眾的參展目的不是很明確,為了預防抄襲,就又都收回去了。”
對此,王果剛表示:“這個問題目前也沒有好的辦法解決。應該說,這是一把雙刃劍:好的面料,藏在家里也實現不了價值;拿出來,就有被仿制的可能。”
當下,比較聰明的做法是,企業先把最尖端的產品藏好,看準了想要合作的客戶,再把最好的東西拿出來。“這方面,目前只能由參展商自己去把握了。”馮德虎說,“從大環境來看,我們的專利意識還有待加強。”
國外的情況要好一些。不是外國人不怕仿制,而是因為國外的法制意識與法制環境都比較好,如果有人仿制別人的產品,必然會被起訴,并付出代價。而目前從國內來講,這幾乎是不能實現的。這就像服裝企業存在的抄版問題,不是短期內能解決的。要靠全民素質的提高,更要靠法制的健全。
“不過,這種形式的對接會,至少能實現一種目的,就是做到第一步接觸。”馮德虎說,設計師通過這樣的對接會,找到風格、價位都匹配的廠家,就可以和商家建立合作關系,進行“點對點”的合作。這樣就解決了“信息不對稱”的問題。
那么,這樣的對接會,今后是否會形成慣例?對此,王果剛認為:“一切要看企業的反應。企業的需要就是我們的方向。如果效果好,可以考慮把它固定下來,同時,也可以在外圍拓展一些相關的活動。但是,核心是不變的,就是為企業服務。”
吳江市東聯絲綢有限公司總經理俞鵬飛對記者說:“我覺得這種對接會的形式很好,成本低,效果也不錯。我們希望以后能夠多舉辦這種形式的對接會。”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