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流程追蹤校服漲價14.02% 各相關部門接受采訪
學生在校服專賣店購買校服。
“在質優價廉、保本微利的原則下,為盡可能控制價格的升幅,惠及廣大學生及其家庭,通過相關部門的嚴格成本測算,最終確定平均價格比現行售價高出14.02%。”這是今年11月4日市教育局在其官方網站上對校服漲價問題給出的解釋。
然而,眾家長還是詰問為什么要漲14.02%?這個數據是怎么計算出來的?記者記者近日對市教育局、市價格認證中心、市政府采購中心、市發改委等相關部門進行了深入采訪。現將此次漲價14.02%的來龍去脈,清晰地呈現給家長們。
這位學生家長說現在的校服質量不如以前的好了。
生產廠家叫苦
市教育局啟動招標
市教育局相關負責人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2001年市教育局通過《全市中小學生校服工作管理辦法》,以此為依據,2002年舉行了第一次深圳校服生產廠家的招標。2004年,由于當時服裝面料等成本的大幅度上升,深圳校服實施了第一次漲價,平均每套漲幅14.1%。這個價位歷經7年未變,一直實行到今年11月。
這位負責人表示,從去年下半年開始,深圳校服生產廠家紛紛向市教育局反映稱,由于棉紗等紡織面料價格暴漲,成本壓力巨大,生產經營幾乎無法支撐。以至于部分片區的校服出現了斷供的現象。對此,市教育局一方面要求這些廠家繼續履行2002年中標時的承諾以及2004年調整后的價格,保證中小學校服的供應。另一方面,對校服廠家提高價格的要求積極予以考慮,著手啟動深圳學生裝生產企業的新一輪招標。依據相關規定,市教育局在醞釀招標時,首先與深圳物價主管部門——市發改委進行了磋商。{page_break}
一位學生家長給記者看這件校服標著成份45%棉、55%滌綸。
記者疑問
為何成本處在高位時才重新招標
據介紹,《全市中小學生校服工作管理辦法》在2009年修訂為《深圳市中小學校學生統一著裝管理辦法》,該辦法明確規定“定點供應企業由市教育行政部門委托政府采購中心通過公開招標的方式確定,每三年招標一次。”記者發現,在2002年上一次學生裝定點生產企業招標之后,時隔9年都沒有重新招標,而是到了生產企業反映成本上漲,要求漲價時再進行招標,難道是為了等候這個漲價的“時間窗口”?對此,市教育局相關負責人沒有作答。
市教育局是否真正掌握廠家盈虧
校服生產廠家反映的成本上漲、入不敷出的情況,是否完全屬實,校服企業是否確實是保本微利?市教育局是否進行過核查?對此,市教育局相關負責人表示,校服管理辦法并未賦予教育部門這一職權,市教育局也沒有能力對這些廠家的經營狀況進行核查。
發改委:
只履行會簽職能
關于在籌劃校服新一輪招標時,首先與市發改委進行了磋商的說法,市發改委價格處處長胡著勝接受記者采訪時稱,發改委在其中的角色,不過是個會簽單位。
胡著勝說,因校服并非政府定價目錄范疇,而屬市場定價范疇。因此,即使發改委是價格主管部門,但在校服調價期間,發改委并非組織方或牽頭部門。校服漲價的主要流程,均由其牽頭單位——市教育局自行組織安排。這次校服漲價,發改委價格處只需對最終定價的文件履行會簽責任。
他回憶說,市教育局依據招標程序一步步走下來,到發改委價格處時,已形成由市教育局相關局領導簽署了意見的會簽文件函。“我們主要是看程序上是否合法合規,確認程序沒有問題再加上有教育局領導的簽字,我們就同意會簽了。”該負責人還稱,當時市教育局曾表示希望提價時為8月初,當時正逢大運會前夕,考慮到社會影響,公簽此文被押后,在10月底11月初才簽發。
對于校服最終確定14.02%的漲幅,胡處長表示,物價處主要是委托市價格認證中心參與其中,給予技術上的配合。至于校服價格的最終漲幅,則是由市教育局、中標單位和價格認證中心彼此協商后的結果。
記者疑問
監管部門是怎樣監管的
校服管理辦法規定,“市物價部門負責學生裝的價格監管工作”,而作為深圳市物價主管部門的市發改委,其價格處負責人表示在這次校服漲價過程中,僅僅履行了“會簽職能”。物價部門價格監管的作用究竟如何體現?又是怎樣監管此次校服漲價的?對此,市發改委未做出令人信服的解釋。
市價格認證中心:
受委托算出了一個招標基準價
記者來到市價格認證中心,中心主任黃細欽表示,該中心并非物價主管部門,未對校服最終漲價提出過任何意見。
黃細欽說,早在今年校服招標之前,該中心的確承擔了5家原校服生產廠商的成本認證工作。這份委托源于市教育局一份委托其進行校服招標的基準價格作出成本測算的函。也就是說,成本認證結果的初衷,是作為招標過程中的決策參考,在未來的招標過程中定下招標的基準價格。校服廠商的投標價格以此為準是高是低,決定權全在企業本身。此后,認證中心沒有參與過政府采購的流程,更沒有參與過對價格漲幅進行會簽的環節。
他還坦言,在對5家校服廠商進行成本認證時,針對了2010年的成本市場進行調研,因為根據委托,在今年3月底前要完成認證,所以調研數據用的是上一年的數據,這個數據,是10年來服裝生產成本最高的一年。當時影響校服成本的主要原材料是棉紗,基本上占據了所有校服成本的50%左右,最多者甚至達到60%,棉紗價格當時位居高位,所以認證中心給出的成本認證結果——較原有的校服價格高出13.73%,也的確與高位的棉紗價格有直接關聯。
記者疑問
為何以最高位的原料價格作為成本計算數據
去年,棉紗等服裝生產原料的成本曾經暴漲,市價格認證中心以去年處于最高位的原料價格,確定較原有售價高出13.73%的成本價格。事實上,到今年下半年,棉紗等服裝面料價格已經大幅度回落,部分受訪的業內人士認為,校服漲價的市場依據明顯不足。
對此,黃細欽表示,受市場影響,棉紗價格如今的確已回落,最近的價格已接近去年8月份左右的價位,但他表示,現在校服的價格已敲定,即使原材料的變動是市場規律,但變更的事實估計已難以改變。令人不解的是,為什么該中心計算成本價格要取10年來服裝生產成本最高一年的價格?{page_break}
政府采購招標,競標價不得低于“上一輪價格+13.73%”
在委托市價格認證中心進行成本測算之后,校服生產廠家招標就進入了實質階段,由市政府采購中心組織采購招標。該中心校服采購項目負責人熊曉明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該中心4月8日受市教育局委托,組織校服企業招標。熊曉明說,我們中心沒有定價、調價及價格的管理約束權。市政府采購中心直屬市政府管理,承擔所有市一級財政撥款部門的采購需求。而市政府采購主要分為三類:貨物采購、服務采購和工程采購。學生服屬于服務類采購,屬于“資格招標項目”。即該中心發出的《中標通知書》只載明中標及備選供應商名稱,并無供應商的執行價格。其最終執行價格由市教育局授權的合同簽訂方,按照招標文件約定的方法與供應商簽訂。執行期間的價格變動應受到合同及價格主管部門的約束。
記者在市政府采購中心提供的此次采購招標操作記錄上看到,從今年4月29日進入投標響應階段之后,到5月22日,有近30家服裝企業通過網上招投標系統進行投標響應。它們投標的價格是怎樣的?記者從市政府采購中心提供的《深圳市中小學學生裝定點生產供應資格招標項目詳細信息》上看到,在“項目要求”部分分別列出了中小學校服含稅成本表,即由市價格認證中心測算出來的校服成本價,“項目要求”中明確規定,“各投標人應以……不低于市價格認證中心提供的各款學生裝單件及成套含稅成本價格”。
據記者測算,各款校服含稅成本價格的總和是1541元。市教育局相關負責人表示,校服招標中,價格因素的權重較高,通常服務類政府采購項目價格權重占20%以內,在市教育局要求下,此次校服招標價格因素的權重占到45%。記者查閱了最終中標的9家企業和列為候補的3家企業的競標報價,最高的是1763元,高出市價格認證中心提供的“含稅成本價”222元;最低的是1541元,與招標要求的不低于“含稅成本價”相等。根據中標執行價格的測算公式,得出校服總價格的最佳報價為1553.36875元。
記者疑問
招標為何設置最低限價
在人們的印象中,招標通常是在同等條件下,報價相對較低者容易中標,體現質優價廉。為何深圳校服招標卻相反,只規定投標者報價只能高于標底價申報,而不能低于這個水平,這不是堵住了成本控制能力強,質優價廉的企業的投標門路嗎?是否也就意味著招標時已經明確要求企業要漲價投標,還給出了最低漲幅。
市教育局:
設置門檻是為保證質量
對此,熊曉明解釋說,校服招標屬于服務招標,投標人報價“不低于市價格認證中心提供的各款學生裝單件及成套含稅成本價格”的要求,是根據招標人市教育局的要求制訂的,本意是為了保證校服的基本質量。而市教育局相關負責人對此的解釋是,因為初次校服招標中,價格因素的權重很高,因此設置一個最低的價格門檻,是為了防止一些素質不高的企業前來攪局,以明顯低于成本價的報價搞惡性競爭,造成廢標;或者蒙混過關,降低中標企業的素質,影響深圳校服的質量;因此,市教育局與市政府采購中心商定,以市價格認證中心測算的含稅成本價,即高于上一輪校服價格13.73%為此次招標的基準價。
記者疑問
為何校服質量投訴很多
問題在于,招標漲價后市民對于校服質量問題的投訴很多,特別是冬裝材料明顯變薄的投訴非常多。
市教育局:
說服企業將中標價格降低后實行
市教育局相關負責人表示,按照相關規定,深圳學生裝價格由招標決定,這次中標企業報價為1553.36875元,較原來的價格高出20.5%。而按照國家和深圳市關于招投標的法規政策,中標的價格一旦確定,就可以立即實行。不過,在“質優價廉、保本微利”的原則下,為盡可能控制價格的升幅,惠及廣大學生及其家庭,市教育局又與中標企業會商,說服這些中標企業將價格又降低了一些,最終決定中小學校服總價為1490元,于11月5日開始實施。
記者疑問
14.02%,還是缺乏依據
校服從2011年11月開始漲價,支撐這次漲價的依據,卻是2010年處于歷史高位的棉紗等服裝原料及成本價格,業內人士披露,在今年3月市價格認證中心根據去年棉紗等服裝成本平均價進行測算的時候,棉紗價格已經從高位回落,而11月校服開始漲價時,棉紗等主要紡織面料價格實際上已經回落到去年大幅度漲價之前的水平。因此,即便市價格認證中心測算出的較原價高出13.73%的校服成本價是準確的,它也只能代表去年棉紗價格處于最高位時的成本,將它作為新一輪招標的標底,并以此決定今后3年的校服價格,難以自圓其說。
“成本價的變化,市教育局將與物價部門商討”
市教育局相關負責人答記者問
近日,記者民生熱線不斷接到讀者來電,依然反映校服漲價以及校服質量、服務等問題,市教育局相關負責人近日就這些問題回答了記者的提問。
會和主管物價的市發改委去溝通
記者:最近,市民紛紛質疑校服漲價依據,提出的原材料成本價格采用的是去年的數據,而目前原材料價格已經大幅回落,校服價格是不是應該隨著成本大幅下降而下降?
市教育局:服裝的成本畢竟是一個十分專業的問題,教育部門很難做到時時刻刻都很清楚,因此才委托市價格認證中心去測算。既然很多市民和業內人士反映,棉紗等服裝原材料的價格正在下降,甚至已經降到了大大低于成本測算時的水平,那么我們打算把這個情況反映給物價部門,我們會再和主管物價的市發改委去溝通、協商。至于校服的價格能不能隨著成本的漲跌而浮動,這涉及到制度設計的問題,需要有關方面進一步協調。{page_break}
立即與質監部門聯手整治校服質量
記者:廣大市民對校服另一個意見很大的地方就是,價格漲了,質量反而不如以前的好,新買的校服,起球起毛、破洞現象普遍,冬裝的厚度甚至幾乎相當于以前的秋裝。在售的校服是否與企業當初投標時的樣品一致?
市教育局:深圳市質監部門早在2004年就發布了中小學校服的技術標準,在招標的時候,參與競標的企業都按照標準制作了樣品,最終中標的企業,樣品都已經質監部門檢測合格,并且送到省質監部門檢測的合格率也是100%。實際上在招標完成之后,我們就對某些中標企業進行了抽查,確實發現個別企業存在做工粗糙、線頭不干凈的現象,當時就對相關廠家進行了約談,責令其整改并作出書面說明。
市民對校服質量反應強烈,我們會立即采取行動,會同市市場監督管理局,檢查所有中標企業正在銷售的校服,與它們投標時送檢的樣品是否相符,如果發現校服的面料厚度、密度等與樣品不符,與投標時的承諾不符,會進行嚴厲的處罰,必要時啟動淘汰機制,對質量不過關的企業實行一票否決,讓候補企業取代它們的位置。同時,我們也會與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協商,對校服的技術標準進行完善,將做工精細等以前的非強制性指標納入監管范圍,保證校服的質量。
校服如有質量問題可以退貨
記者:很多市民反映,校服在銷售網點只能換貨不能退貨,這是不是一種霸王條款?
市教育局:根據《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第四十五條的規定,“在保修期內兩次修理仍不能正常使用的,經營者應當負責更換或者退貨”,第四十八條規定,“依法經有關行政部門認定為不合格的商品,消費者要求退貨的,經營者應當負責退貨”,因此,如果校服確實有質量問題,是可以退貨的,如果銷售網點不按照《消法》的規定,拒絕消費者合法的退貨要求,消費者可以向市教育局投訴。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