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州紡織企業重陷困境 一部分企業處關門邊緣
近期,山東省德州市紡織企業棉紗銷售不暢,庫存增加,開工率下降,整個紡織行業處于虧損狀態,處境艱難,一部分企業已處于關門停產邊緣。
德州市既是產棉大市,也是全國重要的紡織基地,全市有紡織企業415家,生產規模500萬錠,從業人員十余萬人,產能為全省的1/7、全國的1/20。
2010年、2011年,對紡織企業來講,真是冰火兩重天。2010年是紡織企業近十年來日子最好過的一年,因為棉價、紗價持續上漲,皮棉放在倉庫里即使不紡成紗,存上幾個月也能賺不少錢,紡企老板們樂得都合不上嘴。因此春節前后放心大膽地購進了大量皮棉存在倉庫里,少的有兩三個月的庫存量,多的有五六個月的庫存量。
沒有想到今年3月中旬后,棉價、紗價持續快速下滑,紡織企業生產降幅達34%。
一紡企負責人算了一筆賬:以生產32支純棉紗為倒,皮棉進貨價19000元/噸,按出紗率1.10:1計算,生產一噸紗用棉成本21000元,加上人工、電費、管理費等7500元/噸,成本達28500元/噸,而銷售價只有27000元/噸左右,生產一噸紗虧損1500元。這是按棉價不變算賬,如果棉價下跌,虧損還多。孟慶順表示,目前因下游實際需求相對萎靡,紡紗廠庫存不斷增加,不少紗廠是半開工,不敢停產,主要是為了留住工人以及維護一些老客戶,一旦停產,再開工招工人就費勁了,目前只能硬著頭皮堅持。
據調查了解,由于紡織下游訂單減少、棉價持續下滑,紡織服裝行業多處在觀望狀態,小批量謹慎采購,造成棉紗銷售遲緩,庫存不斷增加,紡企資金周轉困難,目前德州市中小型棉紡織企業以短單、小單、快單為主,長單、大單很少,整體開工率不到70%,不少企業處在限產狀態。估計下一步隨著棉紗庫存增加,限產企業會不斷增多,一部分企業可能關門停產,甚至破產倒閉。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