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皮革市場遭遇寒冬 政府導向網絡銷售
被中國輕工業聯合會、集市,是亞洲最大的羊皮制革基地和我國最大的羊皮服裝生產交易中心,每年的廣交會,辛集市的皮革企業都會積極參加,成交量也非常可觀。
數九嚴寒本應是皮革企業熱銷的季節,但由于今年國際經濟形勢惡化,原材料漲價,不少皮革裘皮生產企業都遭遇了史無前例的寒冬。
皮革裘皮產業作為河北省的重要傳統產業,生產經營規模占到國內皮革市場的50%左右,產業集群主要分布在以石家莊為中心200公里半徑范圍內的辛集、無極、肅寧、棗強等地。目前,石家莊市已成為國際市場著名的皮革、裘皮產品設計、研發、生產、加工、流通基地,也是我國皮革、裘皮企業走向國際市場的重要窗口。
今年辛集市被國家商務部確定為“皮革及制品國家外貿轉型升級專業型示范基地”,現有皮革企業1365家,出口企業286家,從業人員8萬多名,年產革皮5000萬張,皮裝480萬件,皮具3100萬件,皮鞋500萬雙,年銷售收入達120億元,其中20多家企業年銷售額過億元。
皮革市場遭遇寒冬
據海關統計,2008年,皮革及制品出口額為24.8億美元,皮革及制品進口57.9億美元;裘皮及制品出口為8.9億美元,裘皮及制品進口4.5億美元。2011年前八個月皮革出口也達到了15.1億美元,進口46.9億美元;裘皮出口17.1億美元,進口6.1億美元。
需求量和供應量雖大,但從皮革、裘皮海關統計數據發現,自2008年以來,我國皮革及制品出口額呈現先降后升的走勢,皮革進口情況與出口走勢十分一致,目前還沒有恢復到2008年的水平。海關數據顯示,前三季度,石家莊市傳統優勢出口商品皮革、裘皮服裝出口下降明顯,同比分別下降52.6%和66.17%。
據了解,辛集市的企業整體以做外貿為主,前幾年辛集市有資格參加廣交會的不下幾十家,由于外單不多,今年秋天的110屆廣交會只剩下了兩家。由于通脹、原材料上漲等原因,今年皮草類商品的價格普漲二到三成,再加上歐洲陷入債務危機,皮革制品的外銷路也困難重重。
河北省商務廳有關負責人表示,皮革裘皮產業是河北省的重要傳統產業,生產經營規模占國內皮革市場的50%左右,河北省的皮革裘皮產業順利“度過嚴冬”,對全國該產業的發展都有借鑒意義。
政府導向網絡銷售
隨著網絡科技的發展,電子商務隨著中國互聯網從娛樂性應用向商務類應用滲透,電子商務作為典型的商務應用近來呈現出爆發式增長態勢,中國消費市場的高成長性使電商行業憑借其美好前景吸引眾多皮草企業目光。“皮草業的網絡銷售,正被越來越多的商戶所青睞。”在日前舉行的第三屆中國(石家莊)國際皮革裘皮博覽會上,河北大營毛皮業協會秘書長孫平華如是說,“在俄羅斯市場租一個30平米攤位和兩名員工,一年成本約100萬人民幣左右,而到電子商務平臺進行交易,成本要小得多。目前網絡銷售已占到當地皮草內銷的25%~30%,且發展勢頭強勁。”
網絡發展積聚了巨大的潛在顧客群,為中小皮草企業的品牌建設奠定了市場基礎。截至2010年底,我國網民總數己達4.57億,這為網絡營銷的開展奠定了市場基礎。網絡強大的通信能力和電子商務系統便利的商品交易條件,改變了原有市場營銷理論的基礎。“從長遠來講,皮革類企業走電子商務的道路,會是一種發展趨勢。但是從現階段來看,傳統銷售渠道仍將占據主流地位。一是目前多數皮革生產企業的銷售、品牌形象樹立仍以傳統渠道為主,二是電子商務渠道本身還存在較大的局限性,比如鞋子、皮衣類產品在網上沒法真實體驗,在實體店,一件產品是否合心合意在現場就能得到驗證。”廣東省皮革協會理事長王建新表示。
日前,國家發改委、商務部等八部門聯合批復,同意將北京、上海等21個城市列為國家電子商務示范城市。根據批復,各示范城市都要把創建國家電子商務示范城市作為促進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的新舉措,加快推進資源整合,改善電子商務發展環境,壯大電子商務服務業,形成新的經濟增長點。多家從事皮草加工銷售的企業負責人也表示,網絡銷售正在成為銷售中不可忽視的新模式。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