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三角:紡企用工比例失調
年后開始招聘一個月了,紡織廠,結果發現也都存在著男女比例失調的問題,降低條件可能還會招到人。對此,青島市人力資源市場的一位分析師點出原因:“適齡女工都回家結婚生子了,家鄉企業越來越好,女工出來的自然少了。”
10個打聽的只有1個是女的
這個春節吳經理過得很不踏實,領導把招聘的活交給她,從年前就四處貼出招聘廣告,雖然每天都能接到應聘電話,卻沒有合適的。“一直到除夕夜那天,還有人打電話詢問情況,但效果不好,好多電話都是男的打來的,估計10個電話里只有1個是女的。”年后除了繼續張貼招聘廣告,吳經理還帶著大家到招聘現場招工:“服裝紡織當然還是想要女工啊,這方面最緊缺。”
可不管是接到的電話還是現場招聘情況,都讓吳經理的眉頭越皺越緊,因為她遇上了一個怪現象:“服裝紡織廠招工,來的絕大多數都是男的,從這些天的招聘情況看,男女比例都達到 8:1了,這活將來怎么干?”
眼看著時間一天天過去,吳經理也急了,發動單位同事介紹女工人,只有這樣才招到一部分女職工。“以前從沒遇到過這種事,今年這種現象特別明顯,為了擴大招工面,我們還把招工簡章貼到了工業園區,但來咨詢的依然是男工多。”
自古以來都是“男耕田、女織布”,現在卻成了“男織布”,出現這種怪現象,吳經理怎么都想不通。
雖然想不通,但工人還得接著招 。吳經理所在的單位即墨好事中制衣公司,光即墨廠今年就計劃招150人 。為了招工她們也提高了工資待遇:學徒工每月工資1600元,熟練工前期工資在2000~2400元之間,后期還會增加。可一個月過去了,看看招聘的結果:只招了50多人 ,而這50多人里面半數以上是男職工。
服裝廠無奈降低錄取條件
按照這次招聘需求,崗位主要集中在:縫紉工、包裝、燙熨。吳經理說:“根據招聘情況,我們會再做出調整,比如做包裝、燙熨、縫紉工還得繼續招到女工最好。”
跟往年相比,今年招聘條件都低了不少,比如按照服裝紡織廠之前的要求,年齡在40歲以上的不管男女都不收,就是擔心工人隨著年齡增長視力出現變化。前幾年招聘進來的很多是20多歲的年輕人 ,但今年招進來的這些人員,多數年齡集中在30歲以上,這也是無奈之舉。
招工頭疼,后面的事吳經理也發愁:“招進來的這些男工多數沒有工作經驗,還得從頭教起。男職工本身的動手能力就比女職工要差一些,到時培訓也得多費心了。”前兩天他們好不容易招了個有經驗的男工,年齡已經40歲,因有經驗還是破例收下了他。“都拿著鋪蓋過來了,但在最后簽合同時又猶豫了,我們也擔心一旦錄用后,好不容易上崗了又離開。最后這名男子想來想去也沒說什么理由,就走了,唉,現在招工實在太難……”
吳經理遇到的怪現象,其他服裝紡織公司的人也遇到了。2月6日,記者聯系了本市8家紡織服裝企業,了解現在企業的用工情況。青島即發染整廠一位姓段的負責人說,廠里現在有600名工人,為了補充新力量,年后企業也參加了多場招聘會,招聘新員工,但是效果不甚理想。“現在招人確實不好招 ,不過幸虧我們企業在當地屬于知名的大企業,員工的待遇也都不錯,所以相對好一些。”
即便是這樣,段先生說,他們企業也沒招到預期中的人數,現在女工不好找,企業被逼招男工的現象的確存在。“像我們服裝紡織類的企業,本身女工就是占優勢的,雖然像染布等崗位確實需要男工,但整體而言還是女工需求多。但女工招不到的話,企業只能招聘男工頂上,所以這幾年男工確實越來越多了。”段先生說,企業目前600多名員工,男女比例基本上一致,男工差不多也能占到近一半了。
每個月提幾百元,還是不好招
青島瑞華集團紡織印染有限公司一位姓單的副經理跟記者說,他們企業雖然還是女工占了絕大多數,但男工占的比例確實越來越大了,這個現象也引起他們的關注。“紡織類企業本身也有崗位是力氣活,需要男工,所以企業本身就會招聘一些男工,但這幾年男工人數確實越來越多。”
即墨方冉制衣廠目前有員工130人,周經理說:“目前男工占到了1/5,雖然比例不是很突出,但年后不少外地的女職工都不回來了,給用工造成影響,目前正在想辦法招聘。”
青島正興集團有限公司也是經營服裝紡織的,雖然目前公司男女職工比例方面還沒有出現這么明顯的現象,但也同樣引起他們的關注:“既然其他服裝公司遇到這個問題,也該引起我們的關注。”
朱女士在一家外貿服裝企業工作,自2008年大學畢業進入公司后一直做服裝業務,而主要的工作內容就是到各個合作廠家的車間看貨、驗貨。從畢業到現在不到3年的時間,她也發現,現在服裝紡織企業里的男職工越來越多。“當時我還跟淄博一家服裝廠的女老板開玩笑,說女老板愛聘男職工,可她跟我說,不是愿不愿意的問題,女工確實不好聘。”朱女士說,當時自己問為什么?她也沒解釋清楚。
“今年招工更難,不管男工還是女工,我們在即墨有四五個合作廠家,都在抱怨說,給員工提高工資,成本一下增加了很多。”朱女士說,今年各個廠都在提工資,不管是哪個工種,每個月的工資都提高了幾百元,現在工資大多數都在每月2000元以上,而像染整、熨燙等工人每月都達到3000元。
采訪中記者了解到這樣一個信息,為招聘有些公司動用中介,希望他們能幫忙,但今年中介送過來的人也不多了,詢問才知道:拿縫紉工這個工種來說,南方的工資比這里要高出800元,那邊吸引力大,中介也只能將員工輸送到南方,那么本市的需求自然就少了些。
分析:女工都去哪了?
企業提高待遇、降低招聘條件,卻還是招聘不到足夠的女工,那女工都去哪了呢?對于這個問題,采訪中,多位紡織服裝企業的負責人也都很納悶,到底問題出在哪,為啥都招不到女工呢?
2月6日下午,記者專門采訪了青島市人力資源市場的一位分析師,聽完記者所說的現象,他跟記者說,女工減少應該是個必然現象。
該分析師跟記者說,因為外出打工的女工年齡主要集中在18歲~25歲,而過了25歲,多數女工就會結婚生子,生完孩子還得照顧一兩年孩子。“雖然還有把孩子留給家里老人照看,自己出來打工的,但畢竟是少數,絕大多數當了母親后,更愿意留在家鄉找活。”該分析師說,鄉鎮企業的增多也留住了婦女外出打工的腳步,“她們在家就能找到活干,大多數人會愿意在家一邊工作一邊照顧孩子。”
相對來說,男人就不存在這個問題。即便是妻子生孩子,在家可能會照顧很短時間,接著就會出來找工作。“所以,在用工密度大,女工又占絕對主力的紡織服裝類行業,出現女工難聘,轉而招男工的現象也是比較正常的。”
所以,該分析師提到,怎樣留住女工解決用工荒?最關鍵的還是得提高職工的待遇、福利吸引務工者 。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