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體育產業的鞋履文化
CBA山西汾酒男籃在本賽季的神勇表現,讓山西球市一片火爆,沉寂多年的山西體育產業鏈被激活。贊助商追加投資,廣告商躍躍欲試,一個雛形中的山西體育產業的輪廓漸漸明晰……
周邊商家借勢火爆
山西汾酒男籃歷史上首次闖入CBA半決賽,被稱為“黑馬”的他們不僅讓山西球市遽然升溫,也讓濱河體育中心周圍的商家賺足了真金白銀。
3月4日下午,位于省城漪汾橋西的濱河體育中心門口,車輛川流不息,球迷們從四面八方聚集到這里。當天傍晚7時30分,CBA半決賽山西汾酒隊要在這里與北京金隅隊一決高下。
下午4時許,距離球賽開場還有幾個小時,小商販杜斌和他的伙計抱著4大箱衣服來到濱體中心廣場,兜售專門為球迷們準備的“裝備”。
“運動衫80元,圍巾25元,小黃旗15元,還有假發,也是25元。”說著,杜斌拿起一頂假發套在自己頭上,繼續樂呵呵地說,“這不高興么,只賣個成本價,活躍氣氛,為山西隊加油,咱也捎帶賺點。”
杜斌告訴記者,這個賽季山西汾酒隊表現神勇,關注該隊的球迷也越來越多,他瞅準這個商機,萌生了給球迷做服裝的想法。他專門跑到服裝廠,自己設計衣服的顏色、款式等然后交由廠家生產。
買杜斌衣服的人還真不少,200套衣服一會兒就賣光了。杜斌又向廠方追加了訂單。杜斌說,他真希望山西汾酒隊能一直這樣打下去,這樣,他賣出去的衣服會越來愈多。
記者隨后來到濱體中心附近的一家拉面館,這里人頭攢動,摩肩接踵。客人們催促服務員上菜的聲音此起彼伏。因為人聲鼎沸,該店大堂經理李晉平不得不“喊”著和記者說話。
一碗面,一個涼菜,十幾元錢,一個人占不了多大空間,但因人數多,銷量大,這家拉面館被認為是濱體中心附近因比賽賺錢最多的一家飯店。一有比賽,球迷們就會把該店大廳圍得水泄不通,翻臺率是平時的5倍。
濱體中心正對面的一家酒店則專門推出了適合外地球迷的特價房,但得提前3—5天才能預訂上。專程從陽泉趕來看比賽的齊先生已經在這家酒店住了兩天了,可2400張門票早已售罄,他最后不得不從黃牛黨手里買了一張600元的高價票。齊先生說,他為了看這場比賽,各種花銷不下5000元。
體育產業依然弱小
“一項有影響力的賽事從產生到形成群眾基礎,需要4—6年的市場培養,最終才能形成品牌,而山西體育產業要發展壯大,是一個龐大系統的工程,需要政府、企業及全社會的通力合作。”山西大學體育學院教授成民鐸說。他認為,山西體育產業目前還很“弱小”。
體育是個燒錢的行業,在體育產業的市場化道路上,山西曾經輝煌過。
1984年和1986年,省體委曾主辦了兩屆規模較大的“禹王杯”國際自行車邀請賽。來自國內外的近300名男女運動員奔赴山西參賽,產生了較大影響,僅觀看人數就達25萬之多,這個比賽比環青海湖自行車賽早18年。
1988年,山西與中國排協簽訂了連續12年在山西舉行“三橋冷凍杯”全國排球錦標賽的協議,但只打了兩屆便偃旗息鼓了。“歸根結底,是我們發展體育產業的配套政策措施還不夠。”山西省體育產業管理中心副主任陳亞平坦陳,山西體育產業發展仍處在初級階段,體育產業產品依然單一,難以形成規模。山西目前更多的是在默默地做、虛心地學,山西體育產業需要更優的成長環境和更多的時間。
早在上世紀90年代,國家已經意識到了競技體育所蘊含的潛力——深厚的經濟和社會價值,先是足球,后相繼把籃球、排球、乒乓球推向市場,以單項競技體育帶動產業發展。
全國各地各種俱樂部如雨后春筍般冒出,一些單項體育項目發展好的城市則伺機而動,紛紛著手發展體育產業,競技體育被賦予了新的生命力和競爭力,甚至成為城市的新名片。
經濟生產總值曾居福建省倒數第二位的泉州市,把目光盯在了體育運動服裝上,經過多年的經營和打造,如今,“安踏”、“貴人鳥”、“七匹狼”等十幾種知名品牌的運動鞋和運動服都貼上了泉州的地理標簽。“當體育與一個城市或地域文化結合起來,它已經不僅僅是競技本身,它被注入了一個地域的精神,是對信念意志力的崇拜,是一個地方文化的集中展示,甚至代表一個城市的精神面貌,他的生命力是極其旺盛富有內涵的。”成民鐸教授如是說。
對于挖掘山西體育產業的“錢”景,山西人的意識并不遲滯。
2001年2月,山西省政府出臺了山西體育產業發展規劃,提出盡快把我省體育產業的發展納入全省產業結構調整的總格局,使之成為我省經濟發展的一個新的增長點。
這一文件,首次從政府層面明確了體育產業在山西的地位和目標,為山西體育產業今后的發展指明了方向,比國家頒布的《關于加快發展體育產業的指導意見》整整早了10年。
這一次山西體育產業的巨變,被體育人解讀為“放水養魚”。山西的體育環境悄然發生著改變。
之后,4支參加超級聯賽的乒乓球俱樂部也選擇山西為主場;山西中宇籃球俱樂部引進美國NBA前火箭隊球員威爾斯,甚至還打算引進NBA超級巨星科比,山西一度成為世界媒體關注的焦點。
受此影響,山西體育產業的效益逐年增加。2006年,體育產業的增加值為5.53億元,2007年為6.18億元,2010年接近10億元,盡管提升幅度較大,但在發展的“質和量”上,與其他體育產業先進的省份仍有較大差距。
2010年,國務院正式批復山西為國家資源型經濟轉型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區。如何實現山西的轉型跨越發展,省委、省政府要求各地市大力發展非煤項目。
春風拂面呼喚春雨
體育產業作為一項朝陽產業,發展空間和發展潛力都很大,可以給城市帶來巨大的經濟和社會效益回報。有資料顯示,我國體育用品市場每年以不低于20%的速度在增長,體育產業的增速將不會低于15%,甚至有機構預測,2015年,我國體育產業規模將達2萬億元。
那么,在體育產業這塊蛋糕上,山西如何做才能分得屬于自己的那杯羹呢?
成民鐸教授認為,山西可以通過舉辦大眾喜聞樂見、職業化水平高的具有山西特色的單項體育賽事等方式,推動競賽表演業的發展,繼而形成完整的體育產業鏈。
如今,山西汾酒男籃闖入CBA半決賽無疑激活了山西體育產業鏈,使之煥發活力。電視轉播,贊助商追加投資,廣告商青睞,名人富豪的宴請接踵而至。
2009年2月,山西廣播電視總臺公共頻道已經開始現場直播山西中宇隊的主客場賽事。各品牌的贊助商聞風而動。據業內人士透露,目前有七八家大型企業正與中宇俱樂部接洽欲進行商務合作,包括能源、金融、酒店餐飲、民航等各個領域。
在山西體育產業發展上,山西中宇俱樂部用8年的堅持、2億元的投入,實踐著山西體育產業破冰者的角色。雖然預計本賽季中宇將有400萬元的門票收入,但這與中宇的支出相比,是杯水車薪。作為我省惟一一支職業化籃球隊,中宇俱樂部目前虧損嚴重,舉步維艱。
山西汾酒男籃創造了歷史,但中宇俱樂部目前的駐地,是租用小店區西溫莊村的一片土地,地理位置偏僻,生活條件簡陋,硬件設施寒酸。
山西球類運動管理中心主任沈廣晉曾向媒體記者說:廣東宏遠俱樂部每次奪冠,各級政府都會給予獎勵,這種獎勵并非是給多少資金,對于俱樂部來說,這是政府部門對他們的一種肯定。
今年“兩會”期間,國務院總理溫家寶在《政府工作報告》中首次提出“促進體育事業和體育產業協調發展”、“鼓勵健身消費”,以國家高度指明了體育的經濟功能,讓體育產業經營者大呼“春風來了”。“放水養魚的政策已經實施多年了,但相關配套的東西沒有,體育產業的確得到了各級政府與社會的關注,但相比春風而言,山西體育產業更需要一場春雨。”成民鐸教授感慨說,“千萬別把中宇這支凝聚了咱們老醯兒人心的球隊給餓死了,山西傷不起。”“我省已經制定了‘十二五’體育產業發展規劃,山西將以5個市場引導群眾體育消費,大力培育體育消費市場,努力增加體育市場供給,力爭到2015年,體育產業增加值占全省地區總值由現在的0.2%左右增長到0.54%以上,體育產業就業人數達到10萬人以上,逐步建立起符合現代體育發展規律,具有一定競爭力和影響力的體育產業體系。促進體育產業與文化、旅游、電子信息等相關產業的復合經營,帶動和推進相關產業的發展。”山西省體育局副局長楊鳳樓如是說。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