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服裝企業艱難“越洋路”
“要在以前,25萬元的貨款欠著就欠著吧,可現在,這些錢卻成了公司的救命錢。”為趕在15日前給工人發工資,陳敬平(化名)在青島一家商場軟磨硬泡了三天,但還是無果而返。
陳敬平在經營著一家服裝加工公司,產品以出口為主,而最近受匯率、技術壁壘、人力成本等因素影響,日子過得捉襟見肘。
工人漲薪了企業面臨裁員
“眼看就要給工人發工資了,但這筆錢至今還沒有著落。”如何解決300名員工眼下的生計問題讓陳敬平心焦。
自3月1日起,煙臺市提高了最低工資標準,每人每月增加190元工資,300個人就是57000元,一年就要多支付684000元,快趕上公司一年的利潤了。今年工人漲薪了,但同時也面臨裁員。
陳敬平說,2008年金融危機發生后,他們公司的員工人數從490人直降到300人。但依照目前的發展形勢來看,恐怕還得裁員。
陳敬平向記者坦言,由于成本增加,不少企業選擇提價來彌補損失,但同時也使得中國服裝行業在國際市場上的低價優勢難以為繼。前一陣他去參加廣交會時就發現,現在一些歐美客商更愿意從印度、越南、柬埔寨等價格更為低廉的地方購買服裝,在低端領域,中國已沒有了像前些年那樣明顯的優勢。
目前,國內時常出現用工荒,人工成本不斷上漲的趨勢難以改變,而柬埔寨的用工成本則相對穩定,而且服裝由柬埔寨出口歐美等地的關稅也更低。一些有實力的同行都在計劃將公司轉移至柬埔寨,接到訂單后直接在那邊生產,最后就是加上運費,成本也會比在中國生產低。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