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陰進口儲備棉合格率太低
據江陰檢驗檢疫局統計,今年1~5月,共有57批、2.7萬噸、貨值6849.3萬美元的進口儲備棉進入江陰華西棉花保稅庫,批次、重量和貨值三項指標均創江陰儲備棉進口紀錄。據悉,華西倉庫年初與中儲棉總公司簽訂了5萬噸倉儲協議,接下來數月還將有2萬多噸棉花陸續抵達。
在目前已檢驗并出具儲備棉品質與重量檢驗證書的35批中,有33批質量或品質不合格,不合格率高達94.3%,包括29批質量不合格,占總數的82.9%;31批重量短少,占總數的88.6%,共計短重83.3噸,為企業及時出證索賠超150萬元。
為有效應對棉花攜帶雜草種子和害蟲入境的風險,江陰檢驗檢疫局積極整合資源,成立了動植檢專業協作組,共同研討制定一攬子棉花監管方案,嚴格按進口棉花檢驗檢疫工作規范操作,著重對儲備棉運輸、接卸和入庫等關鍵環節實施重點監管,確保有害生物不隨儲備棉進境傳播。
隨著棉花流通體制改革的不斷深入 ,棉花營銷的市場化程度逐漸增強 ,棉花作為重要的戰略物質和主要外貿產品紡織品的主要原料 ,在我國國民經濟發展中有著重要的影響。在棉花流通過程中 ,價格是調節棉花市場的經濟杠桿 ,目前國家對棉花價格由指導定價逐步向市場定價轉變 ,政府對市場進行調控的主要手段是通過控制一定量的棉花資源來調節市場供需矛盾 ,從而間接影響價格 ,達到宏觀調控的目的。為實現此手段 ,國家近期決定建立中央直屬棉花儲備庫。筆者想就建庫問題談些自己認識。
儲備的目的及作用棉花儲備是中央宏觀調控棉花市場的重要手段 ,它是通過對棉花資源的存儲 ,控制一定量的棉花資源 ,根據棉花市場供需狀況 ,利用儲備庫存儲或拋售棉花來直接影響市場價格 ,從而達到穩定市場 ,實現宏觀調控的目的。它是由原來的政府直接確定棉花購銷價格控制市場的政府行為 ,轉變為政府調控一定量的棉花資源 ,間接影響市場的市場行為 ,因此 ,筆者稱此種行為是調節市場的棉花儲備機制。棉花儲備機制是一個系統工程 ,它是以調節市場為目的 ,以棉花儲備為手段的政府行為的市場化。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