令人瘋狂的歐洲打折季
上周三,巴黎夏季特賣首日:巴黎春天百貨迎客14萬人;老佛爺的服務員是平時一倍。打折第一天商場永遠水泄不通,大牌門口永遠排隊,隊伍里的中國人永遠占大半。綜合中國奢侈品稅賦以及歐元疲軟,在邦德街或是香街買奢侈品比國內便宜45%到47%。
6月27日(上周三),巴黎夏季特賣首日。當天巴黎春天百貨迎來14萬人;老佛爺不得不增加200名服務員以應對客流,這是正常情況下的一倍。這一次夏季特賣季將持續5周。歐洲夏季打折季令人瘋狂,今年也不例外。
老佛爺和春天早上八點開門,但是早上7點就有很多人在門口等。這已經不是什么新鮮事,每年此時,Gucci,Dior等大牌會拿出很多老款進行半價出售,這使得打折第一天商場永遠水泄不通,大牌門口永遠排隊,而隊伍里的中國人又永遠占大多數。
對于慵懶的法國人來說,夏季特賣季帶來的誘惑不亞于即將來臨的度假季。如果將賽納河邊的夏季市場比作紅酒;巴黎的夏季特賣比作一盤做開胃菜的鵝肝,之后的陽光海灘假期則是一盤紅酒燉牛肉了,一年最幸福的時刻不過如此。而隨著歐洲購物游越來越興旺,這也成了中國消費者的幸福時刻。
{page_break}
“中國對奢侈品征稅30%,加上現在歐元疲軟,所以中國消費者在邦德街或是香榭麗舍大街買入的奢侈品可以比國內便宜45%到47%。”奢侈品集團路易酩軒首席財務官Jean-Jacques Guiony說。
歐洲打折季的魅力已經無需贅言了。根據退稅服務機構Global Blue的統計數據:中國在“免稅商品”方面的消費力從2010開始就列為各國之首,去年中國消費者就買下了價值24億美元的商品,比前一年增加了57%。而去年中國消費者人均退稅則是1073美元。
又是一年打折季
似乎是為了保證公平競爭,巴黎每年有兩波打折高潮,具體打折日期由政府統一規劃,每年的日子都不固定;意大利米蘭是7月7日開始;英國倫敦則是每個商場有其自己的時間表。但是無論如何,特賣都會在休假旺季(7月下旬到8月下旬)之前開始。
歐洲的打折季可是充分考慮到歐洲人的生活方式,很有講究:不僅考慮到諸多家庭不僅要添置反季的衣物,還要添置假期的比基尼和結婚旺季所需要的正式禮服。
巴黎的夏季打折季在6月27日正式開始,在經濟危機背景下,夏季打折成了更多法國人“不可錯過的活動”。同時,國家購物中心委員會CNCC的調查顯示,本季打折法國人的平均預算為223歐元,比去年減少了36歐元。有35%的受訪者本季特賣(soldes)的預算低于100歐元,去年這個數字只是27%。
名模Lily Donaldson為英國奢侈百貨一哥哈羅斯的夏季特賣拉開序幕,只是和超級模特相比,還是各大牌的特價品更能吸引眼球。
據巴黎春天商場統計,當天上午客流量比去年同期增加了大約15%,營業額增加10%左右。在老佛爺商場,當天上午客流量增加了約6%。法國每年夏季和冬季都會舉辦大規模打折活動,打折季成為法國人消費購物的黃金(1606.20,-3.20,-0.20%)時段。數據顯示,法國每年夏季打折季銷售額占到全年的20%至25%,冬季打折季占比30%到35%。
根據法國商業聯盟公布的數據,本季打折第一周的交易總額于去年夏季打折第一周相比增加了10%, 其中服裝增加12%, 鞋類別8%。老佛爺春天等大商場增加10%。總的來說是購物的人跟去年比增加了,人均消費額減少了,但總的消費額還是增加了。
{page_break}
同時,特賣本身也是巴黎旅游的又一砝碼,全球很多游客則是要專挑在這個時候,將法國的觀光與購物一同包攬。
歐洲的夏季特賣每次都算得上是精華的“旅游項目”之一。在巴黎一家熱門旅游網站上,可以看到諸多游客就是趕著特賣和音樂節到巴黎度假;還有游客為了趕巧到特賣的時候去巴黎旅行,不惜推遲假期。
倫敦,巴黎和米蘭,作為歐洲三大購物重鎮,每到打折季的時候房價上揚,機票上漲都是慣例。
誰在買奢侈品?
在倫敦,采用銀聯卡系統的商場越來越多,比夏天來得準時的夏季特賣忙壞了各個柜臺的中國服務員。繼俄羅斯人,中國人和中東人成為倫敦商家的最大客戶,這已經屢次在歐洲特賣季中被驗證。
每年遍布歐洲的大商場夏季特賣,與夏季旅行中的陽光海灘一樣令人期待。
看倫敦有沒有開始特賣,只要看微博上的代購是不是開始大量的拋貨就略知一二了。2800人民幣的Dior涼拖;幾百元的帶Gucci標識的經典人字拖,或是一兩千元的名牌皮帶。而一雙名牌涼鞋幾百元人民幣以下,還保郵。
打折季成了在倫敦的中國年輕人一場饕餮盛宴,每年此時都有大量在倫敦讀書的“富二代”買了打折的奢侈品后發炫耀貼,稱碰上了“白菜價”。而讀書一族也是心癢難耐,稱“滿眼的打折幾乎無法靜下心來寫論文”。
對于倫敦的傳統折扣季,Global Blue中文主編,自稱“倫敦購物專家”的方圓在微博上評價說:“話說倫敦的夏天似乎還沒來呢,每天就十幾攝氏度,夏裝就要打折促銷了,零售商實在太悲慘了,不過東西一年比一年貴也是事實”。
去年圣誕時,英國的記者守在倫敦奢侈百貨Selfridges門口等著拍外面寒風里排了幾個小時隊的消費者闖入商場的那一刻,他們多是直接奔赴Gucci和Dior等大牌,因為當天有一天老款的手提包有五折的折扣。而這些東方面孔大都是海外代購。而之后數日又在店里仔細挑貨的則是以倫敦當地的“富二代”居多。
在中國強大的消費力支撐下,現在走入巴黎和倫敦的任何一件大商場,都會遇到諸多東方面孔。這些臉孔被歐洲媒體稱為歐洲經濟的救星。
“中國對奢侈品征稅30%,加上現在歐元疲軟,所以中國消費者在邦德街或是香榭麗舍大街買入的奢侈品可以比國內便宜45%到47%。”奢侈品集團路易酩軒首席財務官Jean-Jacques Guiony說。
作為全球最大的奢侈品集團,路易酩軒旗下的60個品牌涵蓋從香檳到香水和手表,而由中國消費力領銜的亞洲則占銷售總額的39%,與之相比,歐洲的購買力僅貢獻了公司29%的銷售額。而Jean-Jacques Guiony則稱,在該集團歐洲的銷售中,游客的消費又占了50%。
予以佐證,根據退稅服務機構Global Blue的統計數據:中國在“免稅商品”方面的消費力從2010開始就列為各國之首,去年中國消費者就買下了價值24億美元的商品,比前一年增加了57%。而去年中國消費者人均退稅則是1073美元。
瑞士銀行奢侈品板塊分析師Rogerio Fujimori說,眼下全球奢侈品每年銷售增長18%,雖然今年會有所放緩,但他依然認為這一板塊“相對健康”,今年增速大約可以達到9%。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