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南亞地區也并非鞋企的低成本天堂
近年來,越來越多的中國制鞋企業把工廠遷移到國外尤其是東南亞地區以謀求發展,中國作為世界上最大的鞋生產和出口國,正面臨著制鞋業的一場大分流局面。難道中國在制鞋行業已經失去了競爭力?
成本上漲“逼走”鞋企
先看一下引起中國制鞋企業遷移的幾個內因:
原因一:勞動力成本的上升。隨著中國整體經濟水平的上升,房價物價水漲船高,農村城市化進程加快,人們的生活成本也越來越高,低薪已不能滿足生活需求,工資不得不上漲。同時,義務教育的基本普及,高等教育大力發展,成人教育培訓遍地開花,整體國民素質的提高,在追求品質生活的過程中,廉價勞動力越來越少,企業借此獲取巨大利益局面也只能是舊日黃花,成為一個越來越遙遠的回憶。
原因二:土地成本的提高。中國的制鞋企業,很大一部分是依賴出口而存活,所以目前中國鞋業主要集中在東南沿海地區,如溫州、泉州、惠州、東莞、深圳等。而近年來中國東南沿海城市的發展速度是有目共睹,吸引了大量的投資,使得地價大幅上漲。制造業本來占地就大,高昂的土地成本成為其不能承受之重。
原因三:國內原材料成本的上升。目前國內的制鞋原材料諸如棉紗、皮革等都有很大程度的上漲,而全球經濟的不景氣導致消費信心的下降,使得鞋子的價格很難隨之提高,企業的利潤被壓縮。
東南亞并非低成本天堂
東南亞等地區仍然能提供大量的廉價勞動力,土地成本也比國內要低,也可以提供更便宜的原材料,從生產成本方面來說,競爭力比中國要強。同時,近年來東南亞等地區的許多國家也在加大招商引資的力度,紛紛伸出“橄欖枝”,提供優惠政策給投資企業,如低關稅甚至零關稅進口鞋材、出口產品等。另外,東南亞地區港口眾多,海上交通便利,這對于出口企業而言也是一大優勢。一方面國內的生產成本居高不下,一方面東南亞地區有低成本的勞動力、場地和原材料,以及大量的優惠政策,內因和外因合力作用下,許多的制鞋企業“把持不住”外遷也屬常態,無可厚非。
但是,是不是遷出去所有的問題就都迎刃而解了呢?
其實,與國內環境相比,東南亞地區的劣勢也很明顯。
雖然東南亞地區勞動力成本相對便宜些,但工人熟練程度、生產技術以及職業素質等方面暫時還無法趕上中國。從不少制鞋企業獲悉,遷移過去的企業基本上是以生產運動鞋為主,而工序、設計等相對復雜的女鞋還很難轉移;有企業抱怨說,印度、孟加拉國、越南、印尼、柬埔寨工人很多是宗教信徒,對生產制造有一定的干擾;越南人多重視家庭生活,不愿意加班,多給錢也不干;更為嚴重的是罷工,據越南總工會統計數據顯示,發生在紡織成衣業的罷工事件最多,占總數的28%,而制鞋業也占10%左右。
東南亞地區的配套能力也遠不及中國。有企業舉例,在東莞開一個制鞋工廠,用不了一個星期就可以完成制鞋設備、原材料以及工人的準備工作,中低端的原材料100%可以在東莞買到。而在印度和越南建一個制鞋廠,要準備上千萬美元資金,多數投入到配套產業設施中,甚至所需原材料和配件很大部分得從東莞運過去。
另外,隨著資金的注入,東南亞諸國的生產成本優勢并不能長遠維持。據悉,近年來東南亞各國的勞動力成本、原材料成本漲幅很快,雖然還不及中國東南沿海,和中國中西部也相差不多,甚至在越南等已經出現了缺工現象。
可見,東南亞地區也并非鞋企的低成本天堂。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