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新氛圍日益濃厚的當今 泉州鞋服企業開始挑戰權威
訂貨會、代理制,這兩大利器成就了閩派男裝的輝煌,在泉州鞋服行業已經流行了十幾年。不過,在創新氛圍日益濃厚的當今,有泉州企業開始挑戰權威、顛覆傳統,讓加盟商轉為根據銷售額按一定比例提取傭金,而不再需要出資訂貨。
“喜聞有部分品牌開始采用聯營模式,打破以前加盟商以售價減進貨價的利潤模式,由品牌總部公司統一規定售價,聯營商抽傭。大家看好這種模式嗎?”3月初,黃曉生童鞋在新浪上發了這條微博,轉發接近400條。正是這條微博,把加盟商轉型拿抽成的新模式擺到了公眾面前。
對此,專家分析稱,新模式創新步伐邁得很大,但庫存壓力悉數轉移到了總公司身上,是步險棋。不過,也有人認為,相形之下,這比品牌商自己開直營店的成本要小得多,而終端控制力卻和直營店相差無幾,有實力的企業不妨一試。
模式解讀
加盟商不買貨只當“業務員”
上述的聯營模式,直白一些的說法就是:加盟商出店鋪及人工費用,總公司出貨源,貨賣出去后,總公司按比例把傭金支付給加盟商。“賣多少就看你自己的本事了,賣得多抽成就越多。”彭先生到季季樂童裝企業的時間并不久,作為聯營模式的推廣項目經理,最近他一直在全國各地奔波。
“預計今年夏天銷售旺季時,我們公司就將全部啟用聯營模式。”彭先生說,季季樂是2012年夏季啟用聯營方式的,當時只是針對部分新加盟的加盟商試水,運行了半年后,在和原有的經銷商進行溝通后達成共識,今年全面啟用新的聯營模式。該模式最大的好處就是減少加盟商的負擔,原本除了店面投入之外,他們還需要準備至少30萬元的貨款買貨,如今則只需交納商品保證金與貨架保證金共計不到10萬元。
啟用聯營模式的過程中,最大的難點在哪里?彭先生認為,軟件管理等方面都沒有什么大問題,最擔心的是加盟商的合作誠信(專賣店),因此他們在選擇合作者時要投入較大的精力進行溝通和了解。目前季季樂采取的是每天“交割”的方式,每日營收回撥給總公司,公司按銷售比例發放傭金。
為能進一步了解市場的需求,季季樂依然會延續以往開訂貨會的習慣。“以前的訂貨會主題是說服經銷商下單買貨,如今則是聽取他們的意見用于指導企業生產。”彭先生說,依據以往經銷商的店面利潤情況,他們的返傭比例高達35%。以往經銷商一般按四點幾折拿貨,最終經過促銷等方式之后平均售價在六折至七折的水平,利潤在30%—35%之間。據悉,季季樂童裝是新加坡上市公司,是國內為數不多的上市童裝品牌之一。
為了進一步了解企業啟用聯營制的初衷,記者與該公司的營銷總監陳炳高電話連線。“最初的想法就是要保證資金流。”陳炳高說,此前的代理商也好,經銷商也罷,回款速度跟不上,“三角債”的情況嚴重制約企業發展。此番,他們啟用聯營制,并不著急擴張,只是先在9個省份里,尋找到7位擁有終端控制經驗的省級代理商,然后由他們幫忙發展終端加盟商,省級代理業績與終端業績掛鉤。公司統一控制傭金回撥權,占絕對的主導權。“每個省級代表人員需要制定季度發展計劃書,然后按計劃書發展,若是沒有做到的話,總部可以給予一定的扣罰。這個有些類似安利。”陳炳高說,正因如此,十分考驗企業的生產管控能力,而季季樂擁有從紡織到服裝成品研發生產的全產業鏈企業,若是加盟商需要加單,一件衣服從下單到出貨只需12天,相比普通企業的45天,生產鏈反應速度很快,足以支撐新啟用的聯營模式。
業界看法
大品牌不認同“死貨”吃不消
不少業內行家認為,上述聯營模式只適用于企業的發展初期,并不適合規模化企業,適用范圍比較狹窄。“該模式從嚴格意義上來講并不是最新發明,只能說是一種復古。”泉州知名營銷專家蘇靜說,“很早以前便有一些企業采用這類方式,但是隨著企業發展規模的日漸壯大,該模式便難以適應了。很簡單,從研發到生產再到配貨及最后的結算全由公司總部進行把控,如果年銷售額幾百萬元或是幾千萬元還勉強可以應付,若是銷售額達到上億(專賣店)元的企業,單單一季的服裝訂貨成本就足以拖垮企業。”
“這種聯營模式最早可以追溯到代理制盛行之前。”利郎(中國)有限公司執行董事、副總裁胡誠初說,“當年的鞋服品牌就有人做出嘗試,但大多不了了之。現在重拾以前的聯營制,個人認為不過是穿新鞋走老路罷了,無法根本解決鞋服行業面臨的困境,也很難得到規模化企業的認可。
“首先需要理解一個問題:跟誰干。一分耕耘一分收獲,以前是經銷商自己花錢做生意,當然更想把生意做好,那是給自己當老板。可是如今投入少了,一件衣服回報35%,計算好店鋪人員費用,很容易就能算出店鋪每天的保底銷售額,之后再怎么銷售,都改變不了給總公司打工的事實。代理制,包括特許經營等,是放權把公司的觸角通過加盟商的努力發展出去,而現在的聯營制則是將權力再度高度集中。需要了解的是,如今鞋服企業面臨的是之前不斷向經銷商壓貨,導致滯銷品增多的問題,而這并非是單純改變渠道運行模式就能解決的。”他說,“正常情況下,每年一季的衣服當季能銷售的比例在40%至60%之間,如此計算的話,每家店都將有剩余的40%左右的貨交還給公司,這筆貨要怎么扛?一季可以,一年可能,三五年呢?按現有的利潤比例分成,100元里終端拿走35%,省級代理拿走15%,那么只剩下50元給企業,這部分費用還要包括所有生產環節上的人力物力投入,這是相當有難度的。當然,如果企業能夠做到以銷定產,那么上述問題就能迎刃而解。關鍵是市場的風向如何把控,生產鏈條的快速反應如何保證。試問如今有哪幾家企業可以做到?”
“渠道改革的方式有很多,只有最適合而永遠沒有對與錯。”卡賓服飾董事長楊紫明說,“就像‘海瀾之家’,其采取的也是一種聯營方式,一方出貨,一方出店鋪,一方出品牌,賺了錢再來分利潤。乍一看,好像每一方的風險都很小,可是一旦不賺錢,誰愿意陪你玩?無論你的方式有多么神奇,關鍵都是要能夠賺錢,能滿足你現階段發展的便是好方式,否則免談。”{page_break}
行業背景
庫存壓力大鞋服企業出招
對于加盟商而言,聯營制最大的誘惑并不在于少付出幾十萬元的開店投入,而是在于“庫存不再和我有半毛錢關系了”。
事實上,庫存已成為鞋服企業發展道路上的“緊箍咒”。近期,國內知名鞋服企業陸續發布年報,從中不難看出,原本高舉大旗任意擴張的時代已經結束,壯士斷腕關閉效益較差的門店,重新規劃產品定位,使出渾身解數消化庫存成了共同主題。
近幾年來,體育品牌中的特步、安踏、匹克、三六一度,男裝品牌中的九牧王、七匹狼等等,眾多知名品牌都祭出“特賣會”的法寶,尤其是去年底,特賣時間和規模及宣傳力度可以說是空前的。不僅企業著急消化庫存,政府部門也敢怠慢,相關部門已經將“消化庫存”當成助推企業發展的辦法之一。去年底,由泉州市經貿委、泉州工商業聯合會主辦,泉州市紡織服裝商會與鞋業商會共同承辦的“特賣會”,集結了泉州88家鞋服企業,短短五天時間,銷售額達到千萬元以上。今年,相關部門仍將以“消化庫存”為主題幫助企業發展。
正因為這次的聯營制出現在鞋服行業去庫存化的時代浪潮中,而且一大特點是讓加盟商沒有庫存,所以格外地引人關注。
“我們在發展省級代理商時,已經將年底配合舉辦‘特賣會’寫進了合作方案。”陳炳高說,年底時公司將在各個省舉行工廠店活動,專職消化庫存,當地的代理商需要全力配合,當然利潤也同樣會進行分成。為了在源頭減少庫存的產生,企業在制訂生產計劃時不再只為了做業績,而是為了實現最終的銷售目的。為了主打平民路線,實現量的增長,季季樂的客單價比同類產品要低得多。“一件衣服別人賣100元,我們只賣50元。”陳炳高說,因為童裝與成人服裝不同,他們期待用低價的辦法讓產品在最初的銷售旺季中銷售完。
探索
不開訂貨會還能做些啥
在渠道改革道路上進行探索的企業并不止季季樂一家。近幾年,以最早實行代理制的七匹狼為首,多家規模化品牌企業對原有的代理制進行了改革。
為避免“功高蓋主”的各個省級代理商只顧自己的利益,影響總部公司的全盤營銷計劃,一些企業將直營分公司的模式進行了復制,一方面逐步增加直營店的比例,另一方面積極在各個重要的銷售地區建立直營分公司。“這樣做的好處首先是能‘近水樓臺先得月’,更好地指導經銷商做好市場,其次是此類‘欽差’機構能很好地制約各地省代。”業內人士分析說。
諾奇男裝在這方面的改革更為大膽,遍布全國的經營店以直營為主,而加盟商統一受各地分公司的管理。“我們從不開訂貨會。”諾奇的品牌部經理王偉偉說,直營店或是加盟商需要什么貨,他們會根據數據分析及各個店長的意見,由總部統一安排配貨。在銷售過程中,若是有哪家店面出現缺貨或是滯銷的情況時,總部會啟動統一調度機制。
在泉州的女裝領域里,不開訂貨會的金苑采取的是配貨制。該公司總經理毛金華介紹,金苑品牌有700來個終端,對加盟商代理商從評估開店、裝修指導到配(補)貨經營等環節,公司都實行一條龍的管理服務,且對不同的店鋪有著不同的配貨方案、重點服務內容。更為重要的是,金苑公司實際經營著品牌的每個營銷店鋪。“科學配送產品加上科學的經營指導,金苑品牌經銷商每季經營下來,基本沒有庫存的問題。”毛金華自豪地說。
線下的企業頻頻對渠道進行改革,線上的企業同樣也在摸索。黃曉生,8號熊童裝淘品牌的經營者,從線上發家,直到線下開體驗店,他一直在尋找最為適合企業發展的新模式。此番在聽聞聯營模式之后,黃曉生說,其實這和自己此前的想法不謀而合,只是他的想法不單局限于線下聯營,而且還兼顧到線上聯營,并擬最終為實現020營銷鋪路。“線下實體店同時兼職線上銷售,虛實同步,價格也趨同。”黃曉生說,因為需要有相應的軟件支持,線上線下同步聯營模式尚在醞釀之中。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