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三大不利因素讓出口鞋企經營困難
記者從福州市檢驗檢疫局獲悉,今年春節后,該局相關人員對福州出口制鞋產業進行專題調研。他們發現,目前相關出口企業正面臨人民幣升值等三大不利因素影響,生產經營面臨困境。為了走出低谷,許多企業紛紛從轉型升級方面入手,尋找破題的出路。
——三大不利因素讓出口鞋企經營困難
福州市檢驗檢疫局輕紡處于智勇說:“目前鞋企面臨的最大困難是人民幣升值。企業每出口10萬美元、人民幣每升值100個基點,企業將損失1000元人民幣。”以年出口金額1千萬美元的中型企業為例,2013年1月4日接到500萬美元訂單,當時收款可以兌換人民幣3145萬元,而到5月30日收款時,500萬美元僅可兌換人民幣3091萬元,期間因人民幣升值損失約46萬元人民幣。
據福州市出口企業反映,目前,制鞋、制衣等低端加工型出口企業的利潤率約在3%-5%,即出口500萬美元,利潤僅150萬元人民幣左右。今年以來因人民幣升值就侵蝕掉出口企業近1/3的利潤。
目前出口企業由于訂單價格偏低,下單普遍謹慎。在人工成本方面,今年比去年上升15%左右。今年1-5月,福州市鞋類正常出口企業數同比減少13%,但出口總額增長4.8%。制鞋產業是傳統的勞動密集型產業,近年來受到人民幣升值,國際市場需求下降,生產成本提高等三大不利因素影響,生產經營面臨很大困難。
鞋靴產品是福州地區大宗出口商品之一。2012年福州檢驗檢疫局共檢驗出口鞋類產品5.1萬批、9.6億雙、14.6億美元,同比分別增長3.10%、-0.5%、-1.54%。主要有運動鞋、沙灘拖鞋、皮鞋等,出口到美國、歐盟、非洲等100多個國家或地區。轄區共有出口企業200多家。福州是我國塑料拖鞋的主產區,轄區有160多家企業生產各類拖鞋,出口貨值占轄區鞋類出口量2/3。
——轉型升級尋找出路
據介紹,今年以來,福州檢驗檢疫局通過檢驗監管模式改革,推動制鞋產業等傳統加工貿易企業轉型升級。
在企業品牌建設方面,通過幫促企業推動實施品牌帶動戰略,對規模較大、質量長期穩定、具備自主品牌的出口龍頭企業實行品牌保護和便捷檢驗放行模式。福州檢驗檢疫部門加強了出口鞋靴生產企業的監督檢查,對轄區生產企業涉及的鞋類品牌實施備案制度,開展打擊侵犯知識產權和制售假冒偽劣商品活動,為自有品牌發展提供了良好的市場環境,幫助企業創建出口名牌和世界名牌。
福州德隆鞋業有限公司專注品牌產品生產,著力開發“太陽鴿”自主品牌,同時代工生產福建省傳統品牌“白鴿”牌,重點開拓非洲市場,產銷對路,產品樹立了良好的品牌形象,非洲市場占有率達50%以上。2012年該公司出口4540萬美元,1.1億雙,出口金額同比增長21%。并且產品出口單價提升了10%,企業也取得了良好的經濟效益。
在產品結構升級方面。福州鞋企著力提升產品檔次,部分企業產品由低檔次的拖鞋逐步向加工工藝相對復雜的時裝拖鞋轉型;并且提高產品技術含量,提升附加值。
福州康大鞋帽有限公司年出口額超1000萬美元,公司建立了企業實驗室和開發中心,自主研發了仿橡膠底的EVA沙灘拖鞋新工藝,在提高產品防滑性能的同時,也讓產品款式實現多樣化。隨著客戶和市場認可度的不斷提高,其單件產品利潤提高了15%。該公司還調整產品型體結構,在產品設計環節減少針車等用工量大的鞋面設計,采用鞋面一次成型,降低了用工成本;通過分析當前國際經濟形勢和市場變化,公司認為中檔產品受經濟環境影響最大,由此確立了一方面開發高端產品,另一方面不放棄低端大賣場,使產品銷量受到經濟下滑的影響最小化。
在產業鏈結構延伸方面,福州鞋企從過去的接單代工,逐步向產品的開發和銷售兩端延伸,以此來開創新局面。
福建新翔龍鞋業有限公司積極向產業鏈上游延伸,建立了設計開發中心,將產業鏈延伸至產品的開發環節,幫助客戶開發、打樣,推薦自主研發的新造型、新款式,爭取客戶優先下單;同時建立自己的海外營銷團隊,加強向客戶介紹、推銷企業。該公司2012年出口值達3450萬美元,同比增長57%。
福州鞋企還通過實施“走出去”戰略,降低了勞動力成本和運輸成本,同時積累了在研發、生產、銷售等方面開展國際化經營的經驗,提高了企業跨國經營管理水平。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