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州棉花市場呈現由盛而弱的態勢
近日,山東省德州市棉籽價格高位回落,據企業反映,近期成交冷清,部分經銷商存在拋售心理,市場呈現由盛而弱的態勢。
7月3日,當地質量較好的棉籽主流報價為1.41元/斤,5級棉籽報價為1.33元/斤,較2日下跌0.02-0.03元/斤。下跌原因:一是當地棉籽數量少,很難吸引的大客戶來采購,企業擁有的零星棉籽只能送貨上門。“還有1萬多斤,聯系了幾個客戶,他們都嫌少不值得跑一趟。”某企業負責人張經理說,他們為了吸引客商到廠提貨只能主動降價,可還是找不到愿意來提貨的客商。而當地軋花廠多數已改榨菜油或豆油,少數幾家棉油榨油廠尚不缺貨。二是棉籽質量大幅下降。近期市場上出現“混籽”現象,就是部分廠家為了贏利,把質量較好的4級以上棉籽與近期軋出來的5級棉籽混在一起銷售,質量大打折扣。三是近期菜籽大量上市,企業紛紛壓榨菜油,棉籽壓榨日見稀少,后期棉籽需求預期將會大幅減少。
“棉籽的高潮可能就要過去了,近期繼續下跌可能性較大。”一位多年從事棉籽貿易的人士分析說,今年山東省明顯多雨,隨著雨季的來臨,棉籽保存將更加困難,加上榨油廠用籽量減少,后期軋花廠和經銷售將有可能加大拋售力度,那么棉籽下跌的“閥門”就會打開,后市行情堪憂。
據了解,當前當地軋花廠和經銷商的心理是在保持現價的情況下趕快銷售,落袋為安。“夏津、聊城等地的一些大型榨油廠上周還經常打電話詢價,這幾天連電話也接不到了。”某軋花廠張老板說,他們企業現存棉籽3萬多斤,全部為交儲的正4級棉籽,出油率在9%以上,但是這兩天卻為銷售犯愁。他表示,只要榨油廠來當地提貨,價格上他可以讓幾分錢。當地企業存此心理的占多數。
市場認為,目前棉籽止漲走弱,后期不容樂觀。原因如下:
1、棉油行情弱勢平穩,后期價漲幾無可能。當天,當地棉油出廠主流價在7100元/噸,榨油廠棉油庫存量普遍偏高,“銷售無門”一直困擾著企業。市場認為目前棉油在豆油、菜油的“組合拳”打擊之下仍能“挺住”,其中成本支撐發揮了重要作用,后期一旦棉籽價格下降,棉油走勢將不容樂觀。
2、棉粕高位回調,后期走勢陷迷茫。市場認為近期棉籽走高的根本原因是棉粕供不應求且價格持續走高。而進入6月下旬之后,棉粕出現“高位盤整”跡象。當地不少企業反映,這幾天棉粕的銷售量有減弱趨勢,引起業內警覺。市場人士認為,后期棉粕將會在較大程度上受到菜粕沖擊,繼續走高的可能性已然不大。
鑒于對棉籽影響最大的棉油、棉粕的“危險”態勢,目前當地企業開始小心翼翼,多采取保守觀望的經營態度。
自7月1日下午開始山東菏澤普降大雨,降雨量達到140毫米,久旱逢甘露,棉田旱情解除,新棉生長速度加快。
6月是當地農民搶收搶種的關鍵時期,但是6月的有效降雨很少,給農民造成了很大的影響。據菏澤農業部門了解,2013/14年度棉花的種植面積約為160萬畝,預計皮棉產量15萬噸,本網信息員在菏澤棉區了解到,種植面積最大的是成武縣蒜棉套種區、東明縣的瓜棉套種區。目前果枝平均數量8-10臺/株,均已現蕾,少數已有成鈴。而曹縣棉花種植面積最多曾達到100萬畝,據曹縣有名的棉花大王、惠農種植專業合作社理事長劉春記介紹,目前當地棉花種植面積所剩無幾,長勢較去年相差甚遠,種植多以地頭和邊角地區為主,棉農很少管理。
菏澤魯壹棉花種植合作社技術顧問、農藝師、牡丹區農業局執法大隊工作的劉升表示,在合作社的引領下,當地的棉花長勢很好,目前株高達到90cm左右,平均果枝10臺/株左右,長勢好于去年同期。
據實地考察我們可以看出,單一的小農種植模式已經不再適合棉花,而合作化的種植越發普遍。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