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深圳為主力的中國服裝品牌有望彎道超車
中國一類商場六成是深圳品牌
由于毗鄰香港,當香港服裝加工業向內地轉移時,深圳受益最多。然而,當虎門、東莞等地也興起服裝加工業時,深圳的優勢慢慢喪失。“這意味著深圳服企只有生產高附加值產品才能生存,于是很多貼牌加工的服企率先進行轉型。”深圳服裝業協會相關負責人表示。
深圳影兒服飾集團即是第一批轉型者,1996年影兒注冊公司,并創立自己的第一個品牌“音兒”。影兒集團品牌負責人殷博回憶道,創立之初影兒在下沙的一個工廠月銷售額就高達百萬元,而今影兒旗下有5個中高端品牌,涵蓋各種風格。
深圳市贏家服飾有限公司創立于1995年,董事長陳靈梅來深創業,從貼牌加工到發展自主品牌,如今,該公司單品牌年銷售突破10億元。
“有一句話說全國服裝看深圳。”殷博自豪地說。眾多接受采訪的服裝業內人士都表示,深圳的服裝特別是女裝品牌在全國占了“半壁江山”。來自深圳服協的數據顯示,截至2012年,深圳服裝產業實現產值1600億元,出口近百億美元,深圳服裝企業有2600家(包括加工企業),自有服裝品牌1000多個,其中國內知名品牌100多個,在大城市一類商場的市場占有率高達60%以上,個別城市甚至高達八成。
國內品牌不再避“中國標簽”
深圳的服裝業界有一個“三步曲”的說法,第一步是“仿”,第二步是“傍”,第三步是“創”,深圳的服裝行業現正在向第三步邁進。
從很多服飾品牌的名稱中,都可以看到曾經的“傍洋”心態。走在商場里,不難發現即使一些中國品牌,也愛宣傳自己是“洋人出身”,然而這種趨勢正在改變。贏家服飾品牌部的覃濤表示:“這種趨勢已經開始扭轉,越來越多的服飾品牌不再回避出身,并一直強化自己的‘中國血統’,這本身就是對品牌自信的態度。”
這種態度其實更多來自深圳服企的實力,“國際化”的衡量已不再是簡單的出身血統論,對很多服企來說,雖然是中國人創辦,但其設計團隊、設計靈感都已國際化。殷博介紹,影兒的設計團隊早已是來自英國、意大利、韓國、日本、中國等各個國家,很多設計師都在國際一線大牌企業工作過。
梁子作為一名中國的設計師,更是堅持自己“中國設計師”的身份,而梁子服裝中最受關注的一項成果,就是中國傳統的布料制作工藝“茛稠”。法國時裝學院等的學員將其作為研究科目。她多次被邀請參加巴黎、新加坡等國際時裝大展,“人家介紹我是中國設計師,我非常驕傲。”
在多位服企人士看來,雖然目前中國服裝品牌由于歷史積淀不夠仍不能與國際一線品牌競爭,但實力已與國際二線品牌相當。“我們正在捍衛中國女裝的地位,在中國市場上與國際品牌打一場自衛戰。”覃濤表示。梁子甚至認為自家的服飾在品質上毫不遜色于歐美一線品牌,但價位上仍定位于國際二線品牌價格。
中國品牌有望彎道超車
“我們正在迎接新一輪的轉型,這一輪的關鍵是品牌文化內涵的積累,從中國品牌向國際品牌提升,從簡單的服裝營銷向生活方式營銷轉變,要盯緊70、80年代后出生的新生消費代需求。”上述服協負責人表示。
多家受訪服飾企業都承認,目前我們與國際大牌在品牌上的差距仍很大,“這需要時間的積累,像LV等一線品牌都有百年的歷史,這中間衍生出很多品牌故事,豐富了文化內涵,從而讓其品牌溢價很高。”記者采訪獲悉,目前深圳的服裝品牌還少有真正走向歐美等國際一線城市的。
這一輪轉型中,除國際化外,服協的負責人還表示,“更關鍵的是時裝營銷觀念的轉變,現在消費的主體人群已變成新生代,他們對消費有新的需求。”在他看來,時裝行業現在的營銷,重在“營銷一種生活方式和文化品位”,現在的服裝店要全方位地拓展自己的品牌和產品。他認為在這類轉型上,我們與國外品牌仍站在同一起跑線上,“有機會彎道超車。”
這種轉型理念其實已被多家服飾企業捕捉,影兒和贏家下設四至五個品牌,覆蓋各類人群、各種場合、各種生活方式,且正嘗試拓展飾品、圍巾、箱包等產品線,還開設了體驗式“會所”,為客人提供個性化的優質服務,影兒去年甚至還率先在全國以企業名義做起“高級定制”。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