株洲蘆淞市場打造服飾產業升級版
“在我們看來,這就好比是拿了把‘尚方寶劍’,讓大家可以安安心心、踏踏實實的做自己的事。”說起湖南株洲蘆淞區服飾市場的陽光征稅政策,銀谷服飾廣場副總經理賀湘平贊譽連連。
蘆淞服飾市場群起步于上世紀八十年代,經過近30年的發展,目前已成為中南地區最大的服飾物流中心和區域性、國家級的服飾集散地,擁有服裝服飾類專業市場40多個,匯集了全國4000多個品牌,從業人員逾10萬人,市場商鋪達2.8萬戶,年成交額逾400億元。通達全國各地的貨運專線數十條,產品輻射15個省,230多個縣、市區。2005年至今,曾先后榮獲“中國女褲名城”、“中國服飾名城”、“中國十大服飾服裝批發市場”、“中國品牌市場”等。
然而,在一派繁華景象的背后,蘆淞服飾市場群發展背后深層次的問題。從稅收總量來看,1998年蘆淞服裝市場稅收占到當年區財稅總收入的比例為62%,而到2011年僅占區財稅總收入的16%,可見蘆淞服裝市場對財政收入的貢獻是有限的,且呈逐年下降趨勢。1998年蘆淞服裝市場稅收總額約為7800萬元,到2011年為1.16億元,13年間只增加不到4000萬元,平均年增幅不到3%,若扣除物價上漲等因素,基本上是“零增長”甚至“負增長”。同浙江的義烏小商品市場相比,蘆淞服裝市場的繳稅額只相當其1/16。服飾加工企業方面,2011年,全區13家規模以上服飾加工企業納稅最高的是華升雪松公司475萬元,其余12家企業平均年繳稅為2萬元,最低的只有3千元。
為此,蘆淞區政府針對性地推行了一系列改革創新舉措,鼓勵和引導經營業主放心創業、放手做大、放膽做強。蘆淞區政府21個部門近200名黨員干部,歷時近半年,多輪反復上門與經營戶溝通交流,先后召開了近50場不同層面、不同界別的座談會,傾聽代理商、經營戶、加工企業代表、市場管理方等不同群體的意見、建議,還組織工作班子到杭州、織里、義烏、海寧等地學習經驗做法。在充分吸收各方意見、廣泛學習先進經驗的基礎上,按照“重在規范,突出培育,著眼長遠”的思路,經過30多輪討論修改,最終制定出臺了《關于鼓勵蘆淞服飾產業發展扶持措施》,共涵蓋七條措施。
這七條措施包括稅收支持、金牌企業扶持措施、金融支持和服務措施等。其目的:一是重在規范,突出培育,著眼長遠;二是放小、穩中、扶強,幫助各經營戶、加工業主放下思想包袱,吃下定心丸,放心創業、放手做大、放膽做強;三是稅收穩定增長;四是數據應統盡統,就是要扶持個體經營戶、加工企業實行公司化經營,新增一批規模以上限額以上企業進入統計籠子,進一步做大區域經濟總量;五是引導商戶自愿主動申報納稅,構建新型和諧的稅收征納關系,實現互惠共贏。
這些措施中的核心是:今后蘆淞市場群服飾經營戶在2011年度實際納稅基礎上,主動申報納稅,且三年內國、地稅年納稅總額(以下簡稱年納稅)增長率不低13%的,三年內稅務部門免查免補(稅務總局、省局督辦的舉報件除外)。
這無疑給經營戶吃了一顆“定心丸”。目前,蘆淞市場群已有18個市場進行了稅收體制改革創新,納入了誠信納稅市場,經營戶自愿申報率達到98%;有73家個體經營戶注冊為公司法人,其中47家符合新增規模以上加工企業條件,正在申報金牌企業。預計這些企業年可為株洲市增加規模工業產值6個億,增加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億元。
實行陽光征稅后,經營戶開始從攤位轉為公司制企業,主動納稅,主動辦證,服裝企業一改過去地下運作、水中潛游的狀態,做大做強的信心陡增。至今共有28家經營戶通過政策主動實施“個改企”;有49家經營大戶主動注冊公司法人;有2000經營戶主動浮出水面,自愿納稅成為新增納稅戶;新增7個服裝品牌成為省級著名商標;2012年服裝產業新增工業產值6個億;新增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個億;經營戶自愿申報納稅率達98%,年納稅額凈增3000萬元。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