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服裝企業集體轉型 自創品牌研發創意
過去
貼牌代工曾經輝煌一時
“2008年以前,我們都能賺錢,那個時候忙的就是生產,不用擔心接不到單。”在青山湖區做服裝貼牌代工10多年的鄭樹發告訴記者,那時每天40元就可以請到一個工人,廠房租金也便宜,生產成本比較低。“所以,我們很多人在此專門做貼牌代工,產品出口到了歐美市場,讓很多服裝老板賺到了第一桶金。”鄭樹發介紹說。
當時,全國每出口三件文化衫,就有一件來自南昌青山湖區。而青山湖區的針織服裝企業,僅在2008年至2012年,就由611家增長到756家。在2013年上半年的統計中,全青山湖區已有1300家針織服裝企業。
“青山湖區針織服裝行業開始興于上世紀90年代初。經過20多年發展,青山湖區的紡織服裝產業基地,已成為我國中部地區重要的針織服裝出口及加工基地。”記者從青山湖區了解到,2008年至2012年,該區的針織服裝主營業務收入由124.8億元增長至209.9億元,年均增幅達13.9%。
拐點
靠龐大產量賺錢成為歷史
采訪中記者了解到,青山湖區這種依靠進入門檻低、人工成本低,以貼牌代工,靠龐大產量盈利而發展起來的針織服裝產業,在2008年迎來了拐點。
“隨著2008年歐美金融危機的爆發,加上2008年《勞動合同法》出臺后,用工成本每年都在上升,一個普工一個月工資兩三千塊是常事,一些技術性的工種工資甚至超過5000塊。”南昌培維夢針織服飾有限公司負責人王士堅告訴記者,就算工資漲了,企業仍然為找不夠工人而頭痛。
王士堅坦言,勞動密集型、科技含量低、利潤低是“南昌青山湖針織服裝制造”幾乎“與生俱來”的特點。不少行業內人士將“勞動力成本低”視為優勢,并以龐大的“產量”數值引以為豪。但是不掌握核心科技,只付出廉價勞動力的青山湖區針織服裝行業,其內在的含金量并沒有多少。
癥結
處產業鏈最低端致利潤微薄
“經過20多年的發展,青山湖區針織服裝產業發展的最大弱點是缺乏叫得響的品牌。”記者從青山湖區有關部門獲悉,該區2012年756家針織服裝企業中,只有6家針織服裝企業擁有自主品牌,自主品牌率不足1%。
鄭樹發說,由于長期“為他人作嫁衣”,自主品牌缺失,導致專門做貼牌代工流失大量利潤,而且國際市場議價能力不高。
“一件貼牌代工襯衣,毛利潤不到15%,大頭都被對方拿走了。”鄭樹發說,由于貼牌代工產品結構比較單一,以汗衫、背心、套頭衫、T恤等低檔產品為主,并且大部分針織服裝企業處于產業鏈的最低端,面對人民幣升值及人工成本劇增等壓力,整個行業的抗風險能力顯得不足,許多代工企業做不大、做不強。
對此,王士堅也表示,由于缺乏叫得響的品牌,雖然產品的質量過硬,但因為缺乏品牌效應,服裝企業的利潤十分微薄。王士堅舉例說,用最好的面料生產一件襯衣,成本也只要200元。貼牌代工的品牌產品放到商場可以賣到上千元,國際品牌可以賣到四五千元。但這些利潤,貼牌代工企業賺不到。現在的水費、電費、人工等各種成本都在上漲,但是貼牌代工沒有議價權,代工企業只能自己吞下利潤縮減的苦果。
轉型
企業開始自創品牌
業內人士認為,從短期來看,青山湖區針織服裝企業的貼牌代工模式,可以很大程度上避開資金和技術的束縛,以較低的風險和成本進入到國際市場,進入國際市場的速度和效率都明顯高于以自有品牌進行的國際營銷。
但長期來看,因為這些針織服裝企業只從事貼牌代工生產,其在產業鏈中處于上無自主品牌和核心技術,下無獨立營銷渠道的尷尬地位,發展到一定階段后就可能失去持續發展的能力,只能依靠微薄的加工利潤生存。
“正是鑒于以上這種情況,我們才決定實行產業轉型升級。”青山湖區一位負責人介紹,目前,全青山湖區針紡服裝業門類比較齊全,在全區1300家針織服裝企業中,民營針織企業占97.1%。而企業數量龐大的背后,是一條從針織布印染到針織服裝加工的比較完整的產業鏈,如此雄厚的產業實力,為轉型升級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現在,青山湖區針織服裝企業都在用適合自己的方式進行轉型升級,有的開始擺脫貼牌代工,走上自創品牌之路;有的根據自己在針織服裝行業經營多年積累的人脈與資源,專門做針織服裝貿易,以渠道終端為載體,將專業而精準的營銷服務,注入服裝產業價值鏈條中來。
政府擬建服裝創意產業園
王士堅告訴記者,現在青山湖區將投入20億元建設中國(江西)針織服裝創意產業園。“我已經應政府部門邀請,開了很多次碰頭會。這個產業園根據規劃,將會劃分為規劃研發創意區、企業總部區、文化會展區、電子商務區等四大功能區。”王士堅介紹,根據規劃,中國(江西)針織服裝創意產業園將建成省級以上企業技術中心5至10家。力爭到2015年,昌東工業區聚集紡織服裝企業400家,紡織服裝產量占全省的30%,主營業務收入實現300億元。
對此,鄭樹發告訴記者,這樣一來,青山湖區針織服裝產業就更可以擺脫處于產業鏈低端的局面,更有利于產業轉型升級,在國際市場上走得更遠、叫得更響。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