遼寧本土體育品牌為啥一窮二白?
印象中,籃球世界大賽的贊助商應該是耐克或者阿迪的天下,可在剛剛結束的FIBA世界杯上,匹克是中國唯一一家籃球世界杯頂級合作伙伴。在沈陽的體育用品商店,都可以看到匹克的專柜,這個當年蹣跚起步的中國南方品牌,現在開始有了“高大上”的味道。
遼寧自己的體育品牌為啥一窮二白
人家的品牌發展風生水起,遼寧自己的體育品牌仍然“一窮二白”。遼寧男籃俱樂部總經理嚴曉明說:“體育產業的發展,有時需要機會。比如中國最著名的幾個國產品牌中,361°、安踏、特步、匹克,都是來自福建晉江。這是因為當年耐克在中國最早的生產基地就在晉江,等耐克一撤,在其加工廠工作的中國工人都是當地人,他們沒有事情干,就用學到的生產技術開辦了自己的工廠。所以,體育品牌的創立,有時需要這種機緣巧合。 ”
這種機緣當然是可遇不可求的,嚴曉明認為:“遼寧暫時還沒有自己的品牌,但不代表要復制晉江的模式,完全可以走出一條適合自己的道路。畢竟遼寧也有得天獨厚的獨到資源,那就是體育人才。 ”
這話倒是沒錯,做品牌,的確需要有獨到眼光的人才。王吉新60歲時開始創業做“國球牌”服裝,之前他曾調查了國家隊,幾個省、市乒乓球隊以及業余球員龐大的高端市場,他們所穿的運動服和使用的球拍,95%以上都是洋品牌,尤其是乒乓球服裝,都在中國定牌生產,價位較高。
“我決心進入這個領域。我注冊了‘國球牌’,并定為做乒乓球服裝。我的理想是把‘國球牌’服裝打造成世界名牌,不但讓中國人穿,也走向世界讓外國人穿。 ”做品牌難度大,做自己的品牌難度更大,這位中國乒乓球隊總教練劉國梁的岳父大人卻堅決不用自己的女婿做代言人。王吉新說:“我覺得最大的難度是改變人們長期形成的觀念。中國有全世界最大的乒乓球市場,但就服裝而言,我們是生產大國,不是生產強國。其實洋品牌和中國品牌都在中國生產,用料和做工沒有什么區別,但很多人仍然花高價去買洋品牌,有的人甚至寧愿穿假的洋品牌,也不穿民族品牌。所以我認為改變人們的固有觀念是最難的。 ”
發展體育產業應該有自己的品牌,王吉新的情感是樸素的,“最開始是學習做服裝,后幾年是學習賣服裝,現在國內有200多家合作伙伴在銷售‘國球牌’服裝,在全國乒乓圈內,也有了一定的認知度。作為一名中國品牌服裝的生產商,要努力生產出物美價廉的服裝,經銷商要多賣民族品牌的服裝。如果13億中國人都買中國品牌,我相信,中國品牌就會超過耐克、阿迪。因此,我們要大力提倡國人用國貨,大力支持民族品牌的發展。 ”
小小健身卡里有體育產業的大文章
王吉新的話,涉及了一個體育消費的問題,這應該是體育產業鏈條中非常重要的一環。國內資深體育營銷從業者、關鍵之道體育咨詢有限公司CEO張慶表示:“體育消費分為兩類,包括觀賞性消費和參與性消費。意見的出臺使得兩種體育消費模式都會得到極大地發展。觀賞類以競賽表演業為核心,職業聯盟的建立和賽事審批的松綁會提高中國觀賞性體育消費的水平和競爭力;在參與性消費上,把全民健身提高到國家戰略高度,無論是體育設施占有的面積、體育人口比例的增加、企業稅收的優惠等政策,都會鼓勵中國體育本體產業的發展,逐步改變過去中國體育長期依靠體育用品業等外圍產業發展的狀態,改變中國體育本體產業長期處于弱勢的局面,從而帶動其他相關產業鏈的發展。 ”
對咱們老百姓來說,參與體育產業建設、體育消費最簡便的方式也許就是辦一張健身卡。別小看這張小小的健身卡,里面也有體育產業的大文章。沈陽體育學院教師、遼寧省健美操協會主席趙大寧說:“品牌不是一天兩天、一年兩年形成的,好的品牌必須要經得起時間的考驗?,F在健身產業仍深處惡性競爭中,經營壓力、生存壓力巨大,在現有條件下很難形成本土、本地品牌。但健身產業的未來發展趨勢,卻一定會形成大的品牌。
沈陽健身產業現狀是,各種健身中心、健身會所隨處可見,但在眾多健身場館中,成規模的、形成品牌且為市民廣泛認可的卻并不多見,往往是今天成立一家,明天又黃了一家,反反復復地前仆后繼。健身行業近年來發展特別快,拿場館來說,兩三年如果不重新裝修,就無法跟上市場的腳步。同時,健身的器材、課程的更新也特別迅速,這對經營健身行業的人們來講都是很大的考驗。特別是,健身行業幾乎沒有行業規則可供遵循,行業內的惡性競爭,使得這個行業沒能得到良性健康發展。
最典型的例子就是,有一座大廈的8樓和11樓各開設有一家大型健身中心,而兩家的會員走的還是同一部電梯。這種情況下,兩家健身中心的競爭難免呈白熱化趨勢。而在某繁華商業街地段,就有不下6家健身中心,這6家健身中心一度大打價格戰,“會員卡從2800元一年到1800元一年,再到1600元兩年、900元買一年送半年……這種價格戰的后果就是,一下子回到N多年前的價格,有從業者開玩笑說,幾十元健身加洗澡再加上衛生間。 ”
趙大寧說:“健身產業肯定會越來越好,因為隨著經濟的發展,老百姓的收入增多,自然而然地就會過渡到追求生活質量,主動健身、主動進行健身消費,加上國家現在將體育產業上升至國家戰略,要做大、做強體育產業,這些也會極大地促進健身產業的發展。就目前及長遠發展來看,健身場館、設置及健身方式必將迎來一個大發展,健身房不再是單一的健身場所,將會開展多種新的項目、課程,形態多種多樣。健身產業也將逐步優勝劣汰,進行重新整合,并由此形成健身品牌、健身航母。 ”
結束語
做大做強,不僅僅是一個健身行業的需求。 “面對健康生活這個時代發展的新要求,應樹立體育也是生產部門的理念,盡快發展體育產業?!睋问\組委會顧問的劉清早教授表示:“十二運成功舉辦東風還在,遼寧體育產業應發展競賽表演業、健身休閑業,為市民提供健康生活的消費品;體育產業發展應具有一種‘乘數效應’,帶動其他相關產業的發展。 ”
沒錯,對遼寧體育來說,十二運的成功舉辦是一個“品牌”,但也帶來了最現實的問題,就是新建了這么多體育場館,如何才能讓更多的人去場館進行“消費”呢?
剛剛開始的新賽季CBA聯賽似乎是個契機,但這也許僅僅是一相情愿。嚴小明說:“真正的體育產業范圍很廣,除了賽事之外,還包括體育用品、體育旅游、場館建設等一系列衍生品,CBA聯賽已經辦了20年,但還不是一個真正意義上的職業聯賽。和NBA、英超等這種成型的職業聯賽比,我們還處于起步階段。比如NBA球員收入的80%是來自消費者,而在CBA這個數字可能還不到20%,消費市場完全沒有形成。 ”
遼寧男籃是遼寧體育的一個名牌產品,為遼寧體育產業的發展作出的貢獻,主要還是體現在體育消費和體育人才吸引上。遼寧男籃新賽季也做了一些嘗試,比如推出飛豹球迷聯盟,未來還準備打造屬于遼籃的籃球基地。不過,俱樂部的個體行為對體育產業的發展無法形成規模,還需要聯盟有一個整體的規劃,步調一致,才能有大的作為。
毋庸置疑,體育產業發展程度如今已成為衡量一個地區經濟社會發展水平的重要標尺。而體育產業則是現代服務業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新的經濟增長點和促進社會就業的重要載體,它已成為國際公認的21世紀最具活力的朝陽產業、健康產業、綠色產業。這也是遼寧改變發展模式、推動產業升級調整,持久驅動經濟更好更快發展的一條科學路徑。必須承認,遼寧體育產業發展水平低于北京、上海、廣東、浙江等發達地區,但反過來說,其發展空間同樣巨大。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