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江遠:茂業系舉牌銀座股份應該是另有算盤
茂業系突襲
與之前舉牌其他公司如出一轍,黃茂如此次舉牌銀座股份可謂“突襲”。
根據當時銀座股份的公告,黃茂如控制的中兆投資從2014年11月26日至12月23日期間,20個交易日內買入了銀座股份5%的股份。
若按銀座股份上述交易區間的均價每股8.79元計算,短短20個交易日里,茂業系此次舉牌共耗資約22856.88萬元。
中兆投資表示,此次增持銀座股份,是看好公司未來的發展前景,未來將在合適的市場時機下繼續增持公司股票。去年前三季度,銀座股份實現營業收入103.58億元,同比下滑1.26%;實現凈利潤1.98億元,同比增長1.47%。
茂業系突襲,旋即引起了銀座股份第一大股東魯商集團的警覺。
“除了銀座股份,黃茂如去年2月份還通過中兆投資攬入另外一家零售上市公司★ST商城的控股權。”劉江遠對本報記者說。
記者注意到,雖然去年12月24日上午銀座股份強勢封漲停,但山東世貿中心仍以漲停價從大宗交易市場上接貨,增持的迫切心情可見一斑。根據銀座股份披露,公司控股股東魯商集團托管企業山東世貿中心于去年12月24日增持了公司600萬股,約占本公司已發行總股本的1.15%。
記者注意到,此前,不包括銀座股份在內,作為茂業系掌門人,黃茂如從2005年始,先后舉牌成功狙擊了五家零售業公司,分別包括成商集團、茂業物流、★ST商城、深國商、大商股份,被市場譽為“舉牌狂人”。截至目前,黃茂如已將成商集團、茂業物流、★ST商城3家A股公司納入麾下。
“就銀座股份自身條件而言,公司本身已具備較強的并購價值。”招商證券分析師楊夏表示,由于公司大股東股權比例相對分散,加上公司市銷率是行業內最低的兩家公司之一,成為并購標的一點也不奇怪。
增持背后
“銀座股份看上去并非黃茂如的理想選擇。”在長江證券分析師張月鳳看來,黃茂如偏好于股價偏低、股權分散、業績表現較差的商業股。他慣常的增持路徑是,首先逐步增持潛伏,然后選擇適時出擊,達到謀求話語權進而登上控股股東寶座。
“銀座股份是山東省商業龍頭,商業門店多,經營業績較穩定,其股權并不分散。”張月鳳分析道,就在黃茂如達到舉牌線的次日,大股東魯商集團緊急增持600萬股,和一致行動人一起的占股比提升至35.98%,同時還不排除未來6個月內繼續增持不超過2%的股份。如此一來,大股東牢牢站住了控股股東地位。
在劉江遠看來,對于銀座股份而言,若想復制“舉牌進而控股”的路徑,茂業系恐難遂愿。
張月鳳分析,銀座股份大股東魯商集團存在混合所有制改革的預期,集團零售、電商、金融等資產亦存在注入上市公司的預期。茂業系若參與其中,有望更大程度上參與銀座股份的管理;即使不參與,亦可坐享國資改革帶來的公司經營績效改善、股價上漲等紅利。
“或為謀求合作。”劉江遠則從行業角度分析,銀座股份和茂業國際的主業均為以購物中心、百貨為主的零售業,銀座股份門店主要位于山東省境內,門店分布相對集中,茂業國際則在廣東、四川、河北、江蘇、遼寧以及山東等省內均有門店,如果雙方合作,能形成協同效應實現共贏。
不過,銀座股份證券事務代表楊松表示,截至目前,中兆投資只是向公司郵箱發了一份《簡式權益變動報告書》,并電話進行告知,尚未見其他動作。
零售業并購或成趨勢
“零售業兼并收購是大勢所趨。” 在劉江遠看來,一方面是零售業有充裕現金流、高比例的自有物業,吸引產業資本、金融資本大舉增持;而另一方面,消費低迷、電商沖擊、同質化嚴重、鏈條冗長等頑疾,迫使行業變革。
“茂業物流試圖增添新業務,也與目前零售行業的持續低迷有關。”光大證券的最新研報顯示,去年前三季度,零售業上市公司經營狀況未見明顯好轉,大部分企業收入增長停滯、利潤降幅擴大,中期向下的趨勢難以扭轉,且現金流配比指標反映出行業運營質量仍在惡化。
安信證券的研報則認為,在低基數效應、傳統消費旺季及企業內生調整等背景下,預計2015年零售行業景氣有望小幅回暖,但明顯改善尚需時日。
據此,黃茂如的目的是應對百貨行業遲遲難以回暖的大背景,對旗下產業進行整合尋找出路。
“零售業充足的現金流儲備無疑受各路資本青睞,而且大部分老牌百貨公司在城市中心區域擁有商業地產。”在廣證恒生首席策略分析師袁季看來,中百集團也屢遭舉牌,究其原因,公司除了建有江夏-中央大廚房、江夏購物中心、倉儲超市改造等重點項目,還坐擁華中地區最大的商品物流配送中心和農產品加工配送基地。
“事實上,近期A股市場各路資本舉牌增持頻上演,無論是出于財務投資考量的金融資本,還是側重于拓展業務完善產業鏈的產業資本,瞄準的目標公司多涉及整合轉型預期并蘊藏升值潛力的線下資源。”袁季說道。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