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體零售重塑價值 “雙11”前夜要大干一場
“雙11”臨近,電商間的撕扯越發兇猛。此時,被風頭正盛的O2O帶入謎局的實體零售行業,正在重新評估自己的供應鏈體系和場景體驗價值,這被行業看做新零售形勢下的轉型關鍵。
在中國各家電商企業為了“雙11”打得難舍難分的時候,美國電商巨頭亞馬遜在西雅圖開了第一家實體店,此事對于一直被電商打壓,又被卷入O2O漩渦的實體零售業來說是一個積極的信號。事實上,國內電商也已經看到了實體零售的價值,阿里牽手銀泰和蘇寧、京東拉攏永輝,線上線下兩個陣營的頻頻聯手似乎將這個行業帶進了謎局,但謎局之中,實體零售的價值卻愈加凸顯。
中國連鎖經營協會會長郭戈平在2015中國零售領袖峰會上表示,“2002年連鎖百強企業中,今天還在百強之列的已不及半數,尤其是最近三年來電商的崛起,令中國零售業面臨一個新的轉折點”。郭戈平感慨,零售業已從原有的“現代模式”變成了外界稱呼中的“傳統商業”,但零售的本質未變。武商集團董事長劉江超認為,從某種意義上說,回歸零售本質是再造零售業價值的一個重要途徑。
麥肯錫全球研究院中國院長陳有鋼認為,國內零售業在經歷了面對互聯網迷茫、被侵蝕市場份額壓力巨大的階段后,已進入到第三個融合階段,這時,實體零售業需要重新考慮自己的價值所在。蘇寧董事長張近東直言,“實體企業的資源積淀和能力優勢隨著資本寒冬的到來愈加凸顯,‘互聯網+’是實體企業的主場”。
微信支付副總經理耿志軍表示,“實體零售擁有讓互聯網公司羨慕的流量入口,卻把大量流量浪費在店門口”,如何將每一個到店顧客變為有效的流量,進而產生商業價值,是實體零售在“互聯網+”下要解決的關鍵問題。
在第十七屆中國連鎖業會議同期舉辦的CHINA SHOP展會上,北京商報記者看到,TODAY便利店展示了未來店模型,門口安裝人臉識別裝置來監測客流和消費群體特征,所有商品以電子價簽來隨時調整價格,收銀臺自助刷貨條碼,電子秤可以自助使用,最終使用微信支付結束整個購物過程,這家無人未來便利店每天都吸引了6000人以上來參觀體驗。但TODAY便利店創始人宋迎春表示,該店目前只作為體驗,未有落地計劃。
利群集團信息技術部部長莊亮認為,微信支付能夠反映出消費情況進而反向促進企業去調整和改善,但移動支付只是一種手段,最關鍵的仍然是商品和服務。郭戈平強調,“零售業的快速發展得益于中國市場和中國經濟,但自身基本功并不到位,本質依然是用物美價廉的商品、高效的供應鏈和良好的顧客服務來滿足消費者,互聯網的新工具和手段,能幫助零售企業更好地體現根本價值”。
傳統意義下,一家零售商既要處理好和供應商的博弈關系,也要兼顧和同行的競爭關系。但現在,這個互相牽制的三角形的關系正在溶解。華潤萬家首席執行官洪杰在2015中國零售領袖峰會上表示,“過去十余年間,零售商與供應商的矛盾沖突不斷,如今,在互聯網零售和移動電商的沖擊下,兩者摒棄前嫌,坐到了一起”。多位零售商負責人表示,以往零供雙方的對立關系,制約雙方更好地合作與共贏,而實際上,如何更好地滿足消費者需求,才是零供雙方共同的利益點。
年初,華潤萬家、寶潔、步步高、家樂福、可口可樂、中糧食品等11家企業達成“深圳灣共識”,即以消費者為中心的價值觀和評價標準,建立符合各自特點的管理模式,為消費者提供更好的商品和服務。已有26家企業加入此陣營。
洪杰認為,要重構零售的新生態,核心是回歸到消費者,零供雙方從博弈到價值共享,是必須要走的路,但仍有難度,要破掉一些利益格局。“在中國,整個供應鏈體系發育程度不高,部分企業從區域到總部的一致性不夠強,同時,零售商自身管理也較弱,在執行層面上,落到區域層面,效率會大打折扣。”
在零供雙方之外,零售商也在加速資源共享。步步高集團董事長王填在第十七屆中國連鎖業會議前夜宣布,將聯合天虹商場、山西美特好超市、上海城市超市、北京華冠等22家國內零售企業成立“全球聯采眾籌平臺”。該平臺可讓合作企業先下訂單,根據訂單數量再集體采購。張近東也向外界發出邀請,愿意將蘇寧的“零售CPU”核心能力和更多的實體企業共享。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