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對外貿易:讓企業"走出去"有綠色通道
為推動外貿穩定增長和結構調整,確保我市外貿"位次不后移、份額不減少、質量有提升",近日,市政府辦公廳下發《關于南京市穩定外貿增長加快培育競爭新優勢的意見》。下一步,我市將從哪些方面突破、推動外貿增長?昨天市商務局對重點政策進行了介紹和解讀。
《意見》第一條首先提出,要在鞏固傳統市場的基礎上,積極對接國家戰略,大力開拓"一帶一路"等新興市場。
數據顯示,截止到2014年底,我市企業赴"一帶一路"31個國家投資142家境外企業,中方協議投資額為2.7億美元。而事實上,"一帶一路"沿線大多數國家資源豐富、處于工業化階段,互聯互通的戰略將為我市企業的產業結構調整、資源配置能力的強化以及市場的拓展帶來新的機遇。
市商務局人士說,從政府層面,首先要做好服務。《意見》提出一系列推動措施,如調整優化展會結構,我市組織參加的"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重點展會比重將提高至40%以上。同時,將加大市級財政資金對企業開拓國際市場的支持力度,積極爭取廣交會等優質展會資源,幫助企業搶抓訂單。
外貿和外資是關聯度很高的"兩姐妹",下一步我市將強化外資對外貿的帶動作用。我市將加快引進更多出口導向型先進制造業落戶,推動落戶項目盡快形成產能,擴大我市進出口規模。鼓勵和支持外資加工貿易企業向總部爭取更多產能分配和訂單份額。
"一帶一路"國家戰略打開了一片"藍海",吸引企業去"掘金",究竟哪些領域是我市鼓勵的方向?《意見》明確,我市支持企業參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投資、貿易、工程承包和交通、能源等重大基礎設施建設,帶動裝備、材料、產品、標準和服務出口。鼓勵引導軌道車輛、石化、水泥等對外承包工程向項目融資、設計咨詢、后續運營等高附加值領域發展,形成EPC、BOT總承包能力。我市將通過推動中亞、中歐班列(南京)加快發展,實現南京與絲綢之路經濟帶市場腹地互聯互通。
良好的外貿發展環境是推動外貿穩定發展的重要支撐?!兑庖姟诽岢?,加大財政資金引導作用,積極對接金融機構、利用好省級小微外貿企業融資風險專項基金、鼓勵進出口銀行等政策性銀行增加優惠買方信貸和優惠貸款發放,鼓勵商業銀行擴大外貿企業抵押擔保物范圍,加強對有訂單、有效益進出口企業支持。
在出口信保支持方面,提出要創新小微企業平臺統保產品,適度擴展保險責任,擴大小微業務覆蓋面。擴大短期出口信用保險對我市出口企業的支持規模,加大中長期出口信用保險小額項目承保模式,推廣應收賬款買斷、融資租賃等融資保險模式,確保大型成套設備出口融資實現應保盡保。
市商務局人士介紹,這些年我市已培育出一批知名品牌,其中34家企業的46個品牌入選省級知名品牌,26個企業的26個品牌入選市級知名品牌。經驗證明,有品牌的企業抗風險能力更強、附加值更高。
根據《意見》,為了幫助企業調結構、提附加值,我市將加大支持品牌企業參加國際展會的力度,對品牌企業參展給予特裝費補貼,同時鼓勵企業創立品牌或收購境外成熟品牌,開展境外商標注冊、專利申請和保護、市場準入認證,積極參與國際標準制定和自主品牌保護。為了幫助企業提升服務,將支持外貿企業開展國際營銷網絡建設,鼓勵企業將售后服務作為開拓國際市場的重要途徑。
質量是提振外貿的根本,我市將在紡織服裝、化工、輕工、液晶、手機、通信等領域打造一批南京出口"名優特"產品,建設化工園省級出口產品質量安全示范區。
《意見》提到的另一個重點是搭建新型外貿發展載體。具體措施包括:完善我市科技興貿創新基地公共服務平臺;積極申請省級科技興貿創新基地;加快南京綜合保稅區建設,拓展提升保稅物流、展示交易、檢測維修、跨境電商、外貿綜合服務和高端服務貿易功能等。
市商務局人士介紹,目前我市著力打造了焦點科技、百順云、跨易達等一批綜合服務平臺。過去,小企業由于外貿出口業績太小,會遇到通關慢、退稅金額和人工投入不成正比的問題。綜合服務平臺起到"變壓器"的作用,退稅成批等下發到平臺,然后由平臺分配給各家小企業。
以上月開通的國內首個跨境電商一站式綜合服務平臺"跨易達"為例,該平臺由南京企業打造,整合了跨境電商基礎服務、國際物流綜合服務、跨境金融保險等服務,同時一鍵直連海關商檢系統,1小時就能實現快速通關,退稅3個工作日到賬,成為江蘇外貿企業從線上邁出國門的"綠色通道"。
此外,《意見》還提出進一步清理和規范出口環節收費,加強國家和省核定的收費目錄清單管理,真正為企業減負。在貿易便利化方面,繼續深化通關無紙化改革,擴大關檢合作"三個一"試點企業和試點商品范圍,推廣"單一窗口"建設,完善和拓展"單一窗口"功能。優化長江流域區域通關一體化關檢業務,建立區域一體化申報、查驗和放行模式。積極實施出口退稅無紙化管理試點,提升出口退稅效率。加快服務出口增值稅零稅率或免稅、境外旅客購物離境退稅等政策落地。提高跨境貿易人民幣結算的便利化水平,擴大結算規模,幫助企業規避匯率風險。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