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縣域電商為什么很難做
2015年在這一年里,通過不斷接觸縣域電商發展的商機,對已成功的國內電商帶動縣域經濟騰飛的模式分析及經驗分享,對我們今后如何更好更快的促進縣域電商發展觸動很大。我們也時常在思考,如何才能在工作中,讓縣域電商穩步發展,最終實現電商帶動產業結構調整,協同城鄉統籌規劃的各項政策,逐步向城鄉一體化去發展。
電子商務的應用主體是企業,然而政府的推動更加不容忽視。縣域電商在電子商務普及和推廣過程中成績明顯,但也存在一些不足;企業要做好品牌建設、廣告宣傳,首先要把電子商務服務平臺作為企業應用電子商務的“工具”,網上和網下齊頭并進;同時注意電子商務人才的引進和培養;政府在電子商務應用普及和推廣過程中扮演重要的角色,一方面要認清發展方向和扶持重點,另一方面要政企合作,加強食品安全監管;通過對一些縣域電子商務企業和電子商務創業者進行了解,我們有針對性的從電子商務意識、人才、政策以及食品安全等方面分析了縣域電商電商推進過程中的不足之處,得到了一些結論:
一、認知問題
知道開淘寶店開微店就是電商了,離真正的電商概念還有相當大距離。電商究竟是做什么的,很少有人能講清楚;據了解,在很多縣域,有一些電商領域的先行者也往往走入兩個方向的誤區,要么把電商看作一個獨立的產業形態,為電商而發展電商,與實體產業結合不緊密,最終成為無源之水;要么把電商看作一般的營銷手段,作為一個新的渠道來運作,忽視了與現有產業的融合,結果獨木難支。在參與縣域電商推動工作過程中,切實需要持續的比較深入的電商理念普及,尤其是對縣鄉干部,而且需要降低電商理念宣講的格次,從基本知識入手。
二、人才問題
土地在人不在,那是荒山,土地在人在,那才是城鎮。電商人才一直是一個非常緊要的瓶頸,整個電商行業大約短缺人才150萬人;據調查了解,即使大部分縣已經開始從事電商創業的人才,也面臨能力不足的問題,真正懂得電子商務推廣運營的寥寥無幾,最缺美工設計人才,懂得數據分析的人才更是沒有。所以,政府和企業應在人才引進、培養、安置上多提供扶持和服務,尤其培訓課程要積極組織參與。
三、政策問題
北方電商起步較晚,然后又由于地區區位因素又不同于南方電商,很多東西我們可以學,卻不能照搬。在北方縣域搞電商,政府的作為十分重要,這也是各地發展縣域電商的普遍經驗。對于那些已經成功申報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范縣,可以說在政策條件上領先一步,但是方向和重點還是有些偏差。
一個是在方向上,還停留在平臺思維上,想花大力氣自建平臺,花錢多,效果卻不好。實際上,隨著幾大平臺的割據,自建電商平臺時代已經過去了,充分利用成熟的平臺資源(農村淘寶、京東幫服務站、蘇寧服務站等)是做好縣域電商的關鍵發力點。另一個是重點上,對草根電商創業重視不足,開網店貸點款、享受點政策相對比較困難;電商創業的前線人員不足,軟環境建設跟進不夠,配套服務跟不上,電商經濟比較脆弱。
四、標準與安全問題
農產品不是工業品,農產品很難實現標準化。在縣域電商發展中也一樣如此,大部分農產品(包括蘋果、土特產等)是分散的農戶生產的,更加劇了產品的不標準化程度,可能同一批次的同一產品都不一樣。同時,由于標準化程度低,農產品的安全與信任就成了大問題。我縣食品企業獲得相關食品安全認證的產品非常少,外觀與內在品質的標準是一大問題;從田間到餐桌的全程可追溯又是一大問題。當然,這樣復雜的體系與漫長的鏈條,一般企業根本做不來,這里需要政府與企業合作,做好產品標準化。
五、市場定位不明確
本土特色及市場定位不明確,一味迎合政策求發展和抄襲其他模式,脫離市場本身特性(增值性、運動性、競爭性、獨立性、主體性),企業的品牌打造、品牌定位、產品定位、人群定位、價格定位沒有統一體系。政府做為行業指導旗手,應做到引導不主導、扶持不干預,做好產品質量把控工作,產品由市場特性鑒定,根據市場進行產品的改變或換代。電商最大區別于傳統商業模式,針對范圍較廣,立竿見影的效果線上甚微。部分企業太過于急于求成。
六、專業的第三方服務商缺失嚴重
使用第三方服務目的:讓專業的人做專業的事,讓企業,投資人基本不用操心服務細節,大大減少運營成本。
找運營服務商主要看幾點:
第一:看口碑,看實力
第二:看代運營公司給你的方案
第三:與負責項目的店長深入交流
目前,北方電商起步較晚,然后又由于地區區位因素又不同于南方電商,很多東西我們可以學,卻不能照搬。而北方地區地大物博,人口眾多,這就需要有大量專業的第三方服務商去引領、扶植相應的縣域電商,因地制宜,讓縣域電商穩步發展,最終實現電商帶動產業結構調整,協同城鄉統籌規劃的各項政策,逐步向城鄉一體化去發展。
電子商務服務業雖然現在還處于初級發展階段,但是強大的市場需求和已經相對比較完善的環境可以看出在今后的時間中,電子商務服務業會快速的發展起來,并且越來越完善,這對于外貿企業或者第三方服務商,都是一個發展的機會。
綜上所述,我們認為用五個字概括縣域電商發展的本質足以,為人民服務。抓住本質努力的去做到細節上的把控,縣域經濟才會做的紅紅火火,學習但不一味模仿,始終堅持與時俱進的變革和創新,才是符合電商符合市場的要求,真正做到適應市場經濟。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