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聯合共建泉州智能制造研究院 迸發新力量
近日,泉州師范學院與華中科技大學泉州智能制造研究院學研戰略合作框架協議簽訂儀式在泉州師范學院舉行。副市長陳燦輝參加了簽約儀式。
簽約儀式上,泉州師范學院院長李清彪介紹,本著“資源共享、優勢互補、互惠互利、合作辦學、協同創新、共謀發展”的原則,泉州師范學院與華中科技大學泉州智能制造研究院建立戰略合作伙伴關系,在人才培養、科學研究、學科建設、服務社會等方面展開實質性的合作。雙方將共同投入資源,聯合培養為泉州智能制造產業服務的人才,打造一支本土的產業研發隊伍。
李清彪表示,該合作協議的簽訂,是泉州師范學院在實現戰略轉型征程中的又一重大舉措,對于培養產學研結合的應用型人才、提升辦學實力,具有重要意義。
據了解,近年來,泉州師范學院積極推動學校向應用型轉變。通過二級學院重組和學科專業調整,建立11個應用型學科專業群,緊密對接泉州市智能制造與數控一代、紡織鞋服、石油化工、海洋食品、電子商務、創新金融、文化創意、體育服務、旅游休閑、航運交通、基礎教育等產業鏈和創新鏈,努力辦好一所以服務福建省和泉州市經濟社會發展為主要目標的應用型大學。
相關鏈接:
繼CHIC2015秋季展主打“智能時尚”概念、引領智能時代風潮后,CHIC2016春季展還將為活躍于智能制造時代的品牌企業搭建上下游產業鏈溝通的橋梁,讓他們在互動、交融的行業生態圈內,取得扎根服裝產業的行業真經,同時,幫助服裝企業搶占智能制造的高地,用科技力量之手揭開品牌發展的新路徑。
當前,服裝行業正在面臨著“用工荒”。江浙滬一帶的很多企業的機器空置率達五成,工人的平均工資普遍上漲了30%~50%,用工成本平均為2.09美元/小時。而一些東南亞國家的勞動力成本則低廉了許多,如孟加拉國為0.71美元/小時、緬甸為0.76美元/小時、柬埔寨為0.85美元/小時、印度為0.85美元/小時……
威士機械有限公司與魯泰紡織股份有限公司的合作就是最佳證明。據威士機械有限公司董事長呂立毅回憶,2011年,威士對魯泰的生產設備進行升級改造。當時,威士在后整理技術的中高端市場的占有率達70%,在智能吊掛和自動化倉儲領域也開始嶄露頭角,與魯泰的合作,幫助其有效地提高了生產效率,節約了人工成本。
目前,威士的自動縫制系統系列產品已在九牧王、虎都、雅戈爾、羅蒙、溢達、紅豆、海瀾之家等大型服裝企業中得到廣泛運用。
面對消失中的“人口紅利”,中國服裝產業該何去何從?毋庸置疑的是,采用信息化、自動化、數字化、智能化設備成為服裝企業實現轉型升級的必經之路。CHIC作為行業“風向標”,早已將目光聚焦在科技力量之于服裝行業的重要地位,CHIC將國內外知名智能制造企業引進展會,在不斷深入的上下游合作中提升服裝企業的核心競爭力。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