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嶺:減少無效低端供給,近4000“僵尸企業”出局
今年1-8月,溫嶺全市實現規模工業增加值94.8億元,同比增長7.2%;完成工業性投資87.6億元,同比增長24.5%;規模工業實現利潤總額22.5億元,同比增長14.7%。
令人驚訝的是,增長的好成績是“減”出來的。
今年,溫嶺把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試點工作作為全面深化改革重中之重的工作,主攻去產能、去杠桿,系統推進去庫存、降成本、補短板。短短時間內,這項工作取得了明顯成效,全市規上工業產值增速不降反升,增幅比年初提高4.5個百分點。
促落后產能淘汰出清,騰出用地3500畝
9月初,一場“無證照鞋類企業打擊行動”席卷溫嶺市澤國鎮。在短短一周時間內,該鎮關停30家無證照鞋類企業。
在去產能工作中,溫嶺集中精力抓市場出清,綜合運用“三改一拆”、無證照整治、安全整治等手段推進工作。
以“低小散”聞名的鞋類制造產業首當其沖。該市在前幾年已關停5000家鞋業小作坊的基礎上,繼續加大打擊力度。在鞋業重點鎮城北街道、橫峰街道等地,專門制訂了企業準入標準,不符合相關標準的一律關停。今年以來,該市共淘汰鞋業小作坊300家。

不僅是鞋業,該市還專門制定出臺《溫嶺市“十三五”淘汰落后產能規劃》,按照“關停淘汰一批、升級改造一批、整合集聚一批”的原則,改變鑄造業、熱處理、銅棒加工等低端產業現狀。
近三年來,溫嶺市通過淘汰落后產能,為當地騰出了用地空間3500余畝,為產業發展提供了寶貴的資源。
減少無效低端供給,近4000“僵尸企業”出局
從受理到裁定批準清算,浙江特寶鞋業破產清算一案,僅僅用了4個月時間。
在去產能工作中,溫嶺市發揮破產審判職能,依法審理破產案件,相關部門專門設立破產審判合議庭,制定各方職責和時間節點明確的破產工作預案,并加強執行與破產程序的銜接,成功辦結一批破產案件。
各種停產、半停產、連年虧損、資不抵債、靠政府補貼和銀行續貸存在的“僵尸企業”,成為擠占公共資源的頑疾,影響了正常企業的生存發展。由此,清理“僵尸企業”成為去產能工作中的一項重要任務。
根據不同的“僵尸企業”類型、程度,溫嶺市采取多兼并重組、產權轉讓,少破產清算、連鎖反應等手段,減少無效低端供給,積極穩妥推進“僵尸企業”有序退出,修復經濟發展動力。
被列為今年溫嶺頭號“破難攻堅”項目的溫嶺啤酒廠,同樣是一個有著16年歷史的國有“僵尸企業”。4月份以來,該市對啤酒廠項目實現掛牌督辦,整合部門、街道和基層力量,重點進行突破。兩個多月后,溫嶺啤酒廠順利拆除,迎來市民連連喝彩。
截至目前,該市國有“僵尸企業”全面清理完畢,共盤活64畝價值5億元的老城區范圍廠區土地資源;37家非國有“僵尸企業”通過關、停、遷已退出規模工業行列。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