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莞:集聚創新資源“深挖”創新源頭
有著“世界工廠”美譽的東莞在過去30年抓住了全球制造業轉移機遇,創造了令人矚目的“東莞奇跡”。2015年,松山湖高新區獲批建設珠三角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下稱“自創區”),為東莞創新轉型提供了一次歷史性機遇。
充滿活力的創新東莞,離不開創新資源的集聚。高新區制定落實了孵化器培育高新企業獎勵機制,已兌現高新企業獎勵775萬元。今年發動的申報高新企業認定中,半數以上由園區孵化器培育推薦。
蔚藍的天空中,16架無人機整齊列隊劃過天際,一會兒排成直線,一會兒變換為V字形,在天空中留下一道完美的弧線,讓前來參會的嘉賓連連稱贊:“實在太精彩了!”
這是前不久召開的2016中國(東莞)國際科技合作周上的驚艷一幕。東莞松山湖高新區圍繞“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主題,組織園區16家高科技企業,在顯眼位置設立了306平方米的特裝展區,展示園區高端科技產品。
松山湖高新區是東莞實施創新驅動發展、實現高水平崛起的核心引擎,新經濟、新企業、新人才加速發展,為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建設奠定了堅實基礎。
國家高新技術企業是建設自創區的“牛鼻子”。松山湖國家高新區將培育引進高新技術企業作為推進自創區建設的重要抓手。據介紹,截至目前,松山湖高新區有高新企業107家,經園區申報入庫企業共51家。今年園區新增高新企業申請79家、重新申請認定17家,預計至今年底園區高新企業接近180家。
此外,高新區還充分發揮園區新型研發機構在技術、人才上的優勢培育高新企業,實現科技成果轉化。目前,園區新型研發機構已培育數十家國家高新技術企業。
高新區還通過招商引資和創新創業大賽引進高新企業。據了解,一年來,園區成功引進華為增資項目、華為大學等一批投資規模大、帶動能力強的優質項目,積極推進華為供應商集成園區、贏合科技、信義新能源等一批項目落戶洽談。
目前,高新區已連續兩年開展了“松湖杯”創新創業大賽,每年設立430萬元獎金池,單個獎項最高獎金達55萬元,通過大賽引進一批優質企業落戶園區。
高新技術企業的引進給高新區帶來了勃勃生機。2016年1—9月份,園區專利申請總量為3697件,同比增長70.44%,專利授權共2069件,同比增長46.22%。截至今年9月,松山湖高新區累計申請專利19827件,其中發明專利10123件;累計授權專利9977件,其中發明專利2149件。今年,松山湖(生態園)在全國高新區綜合排名從前一年的30位升至第29位。
松山湖高新區集聚了一批以新型研發機構、創新人才團隊為代表的高端創新資源。截至2015年,園區有新型研發機構24家,省級工程技術研究開發中心17家,省創新科研團隊24個,國家“千人計劃”專家17名,國家級眾創空間及孵化器9家,高新技術企業收入超過全區70%,初步形成了創新型經濟發展格局。
充分利用新型研發機構建設走在全省前列的優勢,松山湖高新區推動了自主核心技術直接轉化,其中,重點依托北京大學東莞光電研究院建設院士成果轉化基地,啟動王立軍院士的“大功率半導體激光器及相關儀器設備產業化”及候洵院士的“垂直結構大功率半導體照明芯片產業化”項目。
松山湖高新區還依托新型研發機構,搭建了科技企業的孵化平臺。目前園區依托新型研發機構組建了3家國家級孵化器,9家市級孵化器,在孵科技企業271家。
一年來,園區新增國家級孵化器1家,國家級眾創空間9家。目前,區內共有孵化器29家,其中國家級4家、省級9家、市級18家,載體面積近百萬平方米,在孵企業超過900家;新增7家新三板掛牌企業。
更多相關的資訊敬請關注世界服裝鞋帽網吧。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