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工資低利潤 紡企生存難
一邊是越來越激烈的“企業利潤。由于原材料、用工成本的快速增長,眼下不少服裝企業的日子并不好過,一些企業甚至虧本運行。
偉樂服飾有限公司老總鄭偉說,服裝行業已經進入“微利時代”,原料成本上升,同時,職工工資也快速增長,而產品價格卻難以上漲,企業的利潤空間越來越小。
浙江寶龍服飾發展有限公司董事長謝文建算了一筆賬:一件襯衣的加工費如果是10元,人工費用至少達到6元,而線等制作輔料花去1元多,算到老板手上的利潤不到3元,這還不包括包裝、運輸、機器折舊、企業管理等費用,一件看似利潤達到10元的服裝,最后真正到企業經營者手上的純利也就1元多,有時連這個數也拿不到。
謝文建說,紹興城東有家挺有名氣的服裝企業,去年200多臺機器全部開足馬力,一年的利潤僅30萬元。這也許讓行業外的許多人難以相信,但在服裝行業內,這樣微薄利潤甚至負利潤的事卻是公開的秘密。
來自貴州的穆遠學是宏銘制衣有限公司的服裝縫紉工,今年8月份,他拿到的工資是3307元。而在兩年前,他的工資是1833元,兩年時間同比增長幅度高達80%。在該企業財務室的部分職工2008年和今年的同期工資報表,企業職工的同期工資增長比例大都在25%-80%之間,平均漲幅接近50%。企業老總秦宏翔說,七八年前,工人工資與企業的毛利潤之比大約為3:7,現在這個比例發生了逆轉,7:3是行業內的常規,如果不靠跑量,根本賺不到錢。
盡管職工工資不斷增加,但許多企業還是找不到工人,機器不能停,單子不能不接,不少企業不得不抬高工價“招兵買馬”。鄭偉說,這樣的結果造成不同企業的員工互相攀比,而服裝企業最終因為相互“挖人”而走得越來越艱難。盡管服裝企業都知道這種循環帶來的結果,但又無可奈何。
“用工荒”大背景下的服裝企業走得很迷茫,也很累。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