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品牌企業上市后都急于擴張規模?
幾乎所有的品牌企業上市后,都火熱地投身于規模擴張之中。如今,在人工、原料成本上升之后,加息又致企業貸款成本提高,擴張模式勢必被重新審視。
雖然加息之后,商業地產的總體價格被一定程度地遏制,但傳導至企業贏利不可能迅速見效,比重也不會太高。無論是短期內克服成本壓力,還是長期提高資金使用效率,“單店店效”都被認為是企業利潤的潛在增長點。
供應鏈速度決定議價權
在前期李寧、七匹狼等上市鞋服企業高速擴張帶來高收益的示范效應之下,2010年,2009年陸續上市的三大家紡企業——富安娜、羅萊、夢潔仍在延續這一模式,上市融資后快速拓展渠道,搶占市場份額,三家企業今年的新增門店計劃均在300家以上,以符合競爭需求,并將持續維持高速增長,其中報成績單也反映出三家企業都收益頗豐:凈利潤同比分別增長41.77%、58.96%、32.75%。
雖然快速渠道鋪陳獲得高收益,但單店的贏利能力和利潤貢獻率并不突出。在行業各類成本要素上漲的背景之下,有專家已經提出,設法提高單店贏利能力能使終端企業有效控制費用,而收益倍增。
“目前家紡企業渠道擴張以專賣店和商場百貨形式為主,商場百貨需要至少半年的成熟期,而專賣店則需要1~2年,加上商業地產的高費用,必然導致贏利期延長。另外,家紡屬于新興行業,在終端渠道經營管理上的提升尚需時日。”國金證券紡織行業分析師將門店利潤的瓶頸歸結于延長的贏利期和渠道管理水平。
中國科學院管理學院教授韓永生認為,時下終端紡企如果能夠建立快速的供應鏈反應機制,改變運作方式,供應鏈以門店為中心,根據銷售和消費者下訂單,從而降低庫存,將在維持成本不變的情況下,大幅度提高企業利潤率和資金運轉速度。例如通過增加訂貨頻率、建立企業全網銷控系統等方式取得速度優勢。用速度取得議價權,能夠抵抗成本壓力,提升門店利潤。
在提高門店贏利能力方面,終端品牌商并非沒有積極嘗試,羅萊公司去年就將信息部門從以前的二級部門升級為一級部門,還采取了內部信息系統集成和渠道整合人員調配等措施,以及改進訂貨制度。富安娜正在加快ERP系統整合和應用,優化管理架構和流程,改善庫存結構,提高產能,減少斷貨,加快供應鏈反應速度和效率。夢潔公司今年也開始推行全面訂貨制以便及時交付客戶訂單,上半年ERP系統覆蓋的門店共達到500家左右。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