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服裝鞋帽網首頁 > 正文
詩中的服飾文化——圓鬟無鬢椎髻樣 斜紅不暈赭面狀
“圓鬟無鬢椎髻樣,斜紅不暈赭面狀”這句話出自白居易的《時世妝》。
唐元和時期,流行一種椎髻,烏膏注唇,赭黃涂臉,眉作細細的八字式,這種裝飾完全近于種病態。
白居易在《時世妝》這首詩中描述得十分具體:“時世妝,時世妝,出自城中傳四方。時世流行無遠近,腮不施朱面無粉。烏膏注唇似泥,雙眉化作八字低。妍媸黑白失本態,妝成盡似含悲啼。同鬟無鬢椎髻樣,斜紅不暈赭而狀。”
詩巾首先描寫了在當時婦女中忽然流行來的一種奇特的裝扮,即把頭發梳得像椎形般,面部不是敷抹白粉后再涂上腮紅,而是素面朝天,眉毛畫成“八”字形,嘴唇上則抹著烏黑的唇膏,容貌看起來像啼哭一樣。這原是吐蕃族的一種裝扮,到元和年間十分流行。白居易這首詩就批評了當時這種健康的裝扮風尚,他認為這種“時世妝”,不僅使婦女們失掉本來面目,而且“妝成盡似含悲啼”,給人一種不愉快,不健康的感覺。這些本來風流艷態的美女,個個烏膏涂唇,不施朱粉,愁眉啼妝,怎么能讓這些憐香惜玉的唐代詩人們接受得了呢?

世界服裝鞋帽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世界服裝鞋帽網sjfzxm.com"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世界服裝鞋帽網所有,轉載請注明"來源:世界服裝鞋帽網sjfzxm.com",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