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花漲價化纖跟風部分服企拒接長期訂單
“今年第一季度對于價格曲線變化中的高位,勢必影響夏裝甚至秋冬裝服裝價格。”近日,一位服裝企業負責人告訴筆者,棉花等原材料價格高漲,對服裝企業造成巨大沖擊。
據了解,去年11月上旬以來,棉花價格一路走高,現貨期貨價格超過3萬元/噸,直接影響到紡織業的生產成本。
棉料春裝大幅減少
上周末,家住莘塍的董小姐在市區某商場選購新款春裝時發現,今年棉質的春、夏裝價格漲至幾年來的高點,漲幅普遍在10%至30%,個別品牌甚至達到40%以上。
此外,她還發現,想買到一件純棉的外套是越來越難了。“逛了半天,都沒買到純棉的薄外套,大多是雪紡等材料的。”她說,常買的幾個品牌,今年推出的春裝以皮衣和小西裝居多,都不是棉質。
專柜人員介紹,今年棉質衣服比往年至少減少一成,價格卻至少上漲了20%。我市一家內衣企業負責人坦言,受棉花價格上漲影響,目前企業一套內衣出廠價比去年同期增長了20%,商場價格至少上漲了50%。
棉花暴漲化纖跟風
筆者了解到,今春服裝正越來越多地采用合成面料,但合成面料的原材料之一——化纖也在漲價。“以前化纖產品調價多半受油價波動影響,而現在化纖的價格卻是跟著棉價走。”一不愿透露姓名的服裝企業說。
市服裝商會秘書長袁步興認為,由于棉價上漲過快等因素影響,上階段一些面料增加了化纖的使用,是為了緩解成本壓力。
也有企業認為,使用何種面料,跟市場流行的關系更大。溫州威爾豪派服飾有限公司負責人稱,雖然企業98%以上的用料都是全棉,但不會因為棉價上漲而換其他原料。“棉價上漲的影響是面向所有服裝企業的,企業用不用化纖面料,跟消費者喜好相關,比如雪紡等化纖面料質地輕盈、顯新、不易皺,得到不少消費者的喜愛,企業自然會在衣服的設計上作斟酌。”
提高附加值應對漲價預期
基達紡織有限公司是我市最大的內衣生產企業,棉紗面料是這家企業的主要原材料。董事長陳存東告訴筆者,為了減少風險,基達只接受10來天左右的短訂單,產品訂單價格與當天棉花價格直接掛鉤,現金結算,他們與上游的原材料供應商也實行當天結算。
陳存東表示,原材料上漲對企業影響很大,面對如此高昂的價格,企業只能采用“貴買貴賣”、接短訂單的辦法,事實上這對企業長期計劃性生產很不利,他們正在尋找出路,想辦法提高產品附加值。
這一看法得到了不少服裝企業的認可。市服裝商會副會長李道義表示,面對棉花、化纖等材料的漲價,不少服裝企業都認識到,要通過引進先進的技術設備,減少水電的消耗,節約成本;同時要加大研發產品力度,加速投入新的品種,淘汰老的產品,通過增加產品附加值,降低原材料價格上漲的影響。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