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CFA效益凸顯 兩岸紡織服裝合作加深
在中國眾多的紡織服裝專業展會中,海博會歷來以“對臺特色”、“兩岸合作主題”獨樹一幟。“《海峽兩岸經濟合作框架協議》(ECFA)的簽訂有力地促進了兩岸紡織服裝業的互動。”第十四屆海博會上,臺灣紡織業參展團團長、臺灣紡拓會秘書長黃偉基表示,今年海博會推動了臺灣和石獅紡織服裝產業互動的新高潮。
進出口同增半年來ECFA效益不斷顯現
據悉,《海峽兩岸經濟合作框架協議》(ECFA)于去年6月29日簽署并于9月12日生效。半年多來,ECFA的效益已不斷顯現。“自今年1月1日起,臺灣的136項紡織品及內地的21項紡織品開始享有對方所提供的關稅減免優惠。”黃偉基介紹說,依據臺灣海關進出口貿易統計資料顯示,今年前兩個月臺灣紡織品出口至內地的金額為4.14億美元(其中布料占57%、紗線占30%),占臺灣紡織品出口總值18.97億美元的22%,較去年同期增長了45%;而臺灣從內地進口紡織品的金額為1.47億美元,占臺灣紡織品進口總值的27%,較去年同期增長21%。
“海峽ECFA所帶來的優惠,通過海博會,石獅與臺灣兩地的優勢將互補共贏,也將提升彼此的競爭力。
此次,臺灣紡織服裝業界組團參加海博會熱情高漲,共有29家企業參展,展位54個,超過110位臺灣紡織業界人士到石獅交流,且舉辦了兩場動態秀。
臺灣紡拓會自1999年第二屆海博會開始就持續不斷組團參與,黃偉基認為,依托石獅的紡織服裝產業特色、區位優勢和臺灣國際市場網絡、較高的技術研發能力,兩岸業界通過多年合作舉辦海博會,充分發揮兩岸經貿交流方面獨特的地緣、人緣和血緣優勢,大大加深了相互間的了解和文化、經貿的交流合作。海博會必將升級為海峽兩岸紡織業貿易交流合作的最佳平臺。 {page_break}
7分鐘演講引關注對接會開花結果
開幕當天,作為第十四屆海博會重要活動之一的“紡織企業家活動日暨第二屆海峽兩岸紡織企業產業鏈對接會”再次凸顯兩岸合作主題。中國紡織工業協會副會長陳樹津、孫瑞哲,副秘書長兼中國紡織企業家聯合會副會長楊峻,臺灣紡拓會秘書長黃偉基,石獅市政協副主席黃章煌及來自海峽兩岸的130多名紡織業界人士參加了這一盛會。
對接會上,國家紡織產品開發中心李斌紅、德國海因斯坦研究院黃海濱、聯邦三禾紡織貿易有限公司王榮華、臺灣紡合實業股份有限公司胡詠欽以及財團法人紡織產業綜合研究所徐興雄、臺灣紡拓會設計中心林怡伶、青島紡聯控股集團閆勇等兩岸紡織界嘉賓分別進行了主題演講。
長期以來,臺灣紡織業在產品研發、設計創新等方面占據突出地位,特別在功能性紡織品方面具有較強的競爭力,內地的服裝品牌正逐漸擴大使用臺灣的高檔面料以及各式各樣的環保型面料。而在近年來中央、福建出臺一系列措施推進海峽西岸經濟發展的大背景下,“紡織企業家活動日暨海峽兩岸紡織企業產業鏈對接會”充分利用海博會平臺,推動兩岸紡織服裝發展、實現兩岸產業對接。本次對接會上,蓋奇(中國)織染服飾有限公司、旭榮集團、山東即發集團、安徽華茂集團、上海長勝紡織制品公司等五家企業還就冷轉移印花技術與生產合作項目進行了現場簽約。
據蓋奇公司董事長王衍筑介紹,這一合作源于去年的首屆對接會,當時臺灣長勝公司代表所作的7分鐘演講介紹引起了蓋奇的高度關注,經過多方探討才促成今天蓋奇與長勝等5家企業組成股份公司,繼續深入開發推廣冷轉印這一項目。這個項目被王衍筑喻為“印染業中的印刷機”,可在常溫下以印代染,契合了綠色、低碳的環保大趨勢。而在蓋奇與設計師吳海燕攜手推出的新品秀上,冷轉印技術對于針織紋樣、牛仔效果、花卉圖案的表現和豐富的色彩令人眼前一亮。
在隨后的會議交流階段,兩岸企業家代表還分別介紹了各自企業在技術、產品研發和管理方面的做法和經驗,對彼此感興趣的問題進行了溝通和探討。陳樹津副會長在會議總結中指出,在內地企業的全球范圍內的經營中,臺灣可以起到獨特的作用;兩岸企業要發揮各自優勢組合在一起,用好新纖維、新面料,二度創新、聯合創新,將對接效果最大化。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