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宮戲——帶你了解清朝服飾
打開電視,我們發現古裝劇占領了大片江山,在歷史題材的電視劇中,尤以清朝背景為熱,導演編劇紛紛從中尋找靈感來源,導致《新版還珠格格》《宮》《步步驚心》這些電視劇在2011火的一塌糊涂。作為歷史上最靠近現代的封建王朝,清朝的統治者滿族在服飾上對中華名族的服裝變革有著很深遠的影響。
在清朝滿族的男子的服飾主要包括了袍服、褂、襖、衫、褲等。滿族八旗在馬上打天下,其中一種長不過腰,袖僅掩肘,短衣短袖的服飾,也就是馬褂。馬褂的形式多種多樣,包括了大襟、對襟、琵琶襟等等,大襟馬褂一般被當做常服,穿在袍服的外面,對襟馬褂被當做禮服,而琵琶襟馬褂多為形服。現在我們常常看到身邊的對襟小棉襖就是由馬褂演變而來,值得一提的是,現在被我們稱為“唐裝”的服飾,并非唐朝人所穿,其實是清朝的馬褂演變而來。
提到窩龍帶也許很多人不知道,但是如果說馬甲想必大家就都曉得了,窩龍帶是馬甲的滿語,馬甲并不是清朝人獨有的服飾,滿族的馬甲有領、衣長到腹,兩側開叉,在領、襟等邊緣處加上了各色花紋。滿清的馬甲美觀實用,是滿族的傳統服飾。
滿族女子的旗裝就是當今旗袍的起源,它的特點包括了右大襟,緊腰身,下擺開衩等。樣式與男子相似。在裝飾上,女子的旗裝比男子更加多。清朝的禮服一般沒有領,穿的時候會在袍服外面加一硬領,叫做領衣。清代的男女服飾袖口較窄,袖端多加一長可露指的半圓型獸皮,由于形狀比較像馬蹄,所以叫做馬蹄袖。最初的設計源于征戰、打獵方便保護手背,后來統治天下之后,馬蹄袖成為了裝飾,下放馬蹄袖成為了滿族人對待長者尊者致敬的禮儀。
{page_break}
明清入關之前主要分布在東北三省,天寒地凍之下,給許多下層的滿族人增加了很多麻煩,也順應了“烏拉”的誕生。烏拉在滿語中是皮靴的意思,很多滿族人以豬、牛、鹿等獸皮將鞋縫制成前尖后圓的形狀,鞋幫貫以六個鞋耳,鞋口近腳處用襯布墊著,并用一細皮帶聯結。靴耳里面添加烏拉草,既輕便,又暖和,很適合冬季狩獵、跑冰。所以它也成為了滿族很有特點的服飾之一。
清朝服飾之中,不得不提的就是女子的旗鞋,女子的旗鞋成為“寸子鞋”。鞋底中間即腳心部位嵌上3寸多厚的木頭,用細白布包上,木跟不著地的地方,常用刺繡或穿珠加以裝飾,因鞋底平面呈馬蹄形也叫“馬蹄底鞋”,另一種鞋的底面呈花盆形狀,稱為“花盆底鞋” 。有的人認為政策,其實不然,滿清統治者入主中原后,起初極力反對漢人的纏足風俗,一再下令禁止女子纏足。但此時纏足之風已是難以停止了,到康熙七年只好罷禁。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