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性的看待童裝成人化
今年的六一兒童節后,“童裝成人化”開始被越來越多的人熟知,其表現主要是目前市場上售賣的童裝在很大程度上采用了成人服裝品牌的設計風格,比如,出現了休閑西裝、復古蕾絲裙、吊帶裝、夾指拖等潮流元素。
不論是大眾媒體還是行業媒體,對童裝成人化的報道大多是站在道德制高點,對其進行指責。反對童裝成人化的觀點認為,兒童旗袍、兒童禮服以及公主裙等具有成人特點的服裝,在無意間會給兒童灌輸一種奢華和繁瑣的理念,使兒童早熟,不利于兒童身心健康成長。在服裝從業者眼中,把成人服裝風格完全搬到童裝領域里來,是一些企業對流行趨勢理解的偏頗。
針對童裝成人化的“禍害論”觀點,商家認為年輕的80后父母是幕后推手。本來年輕父母希望孩子的穿衣打扮更加時尚,這種做法大可理解,畢竟愛美之心和愛子之情人人皆有。而在擔憂童裝成人化危害的背后,穿什么樣的衣服長大后就會變成什么樣的人,這種邏輯實在站不住腳。
實際上,看待童裝成人化這一現象應該寬容且理性,既不必站在道德制高點上宣揚童裝成人化的危害之處,也不能對此置若罔聞。對待童裝成人化的理性之處有三。
首先,童裝成人化這一說法本身就值得探究。在童裝行業,根據年齡和身高的不同,有大童、中童、小童、甚至嬰童之分。大童裝和小童裝的適齡人群有很大差別,在當今社會的審美水平下,兒童的思維和對著裝的喜好早已不同于那個只能穿校服的時代。如果裙子的長度和衣領的深度能拿捏適當,在不過分宣揚衣著暴露即時尚的前提下,大童裝適當地加入成人化的設計元素也未嘗不可。
其次,買衣服是父母主導的一種選擇行為,更是一個教育的過程。旗袍、公主裙本身并無善惡之分,讓小孩懂得不同的衣服有不同的文化內涵,不同的場合應該穿著不同的衣服,這才是父母在童裝消費時應該考慮的問題。
第三,對童裝的關注應著重于質量和安全。每年六一兒童節之際,媒體都會逢場作戲般集中曝出一批和童裝有關的新聞,之后便沒了下文,而缺乏持續性。今年童裝成人化也不幸中的,明年不知道又會是什么,但愿不要本末倒置就好。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