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C/PE謹慎對待中國童裝行業的兩大原因
“衣食住行”衣為先,可以看到服裝產業在大消費市場中的重要地位。服裝又可根據其面向人群分為男裝、女裝、童裝等品類,相比于我們廣泛熟悉的休閑男裝、快時尚女裝市場而言,中國童裝市場的發展稍顯滯后。但是近年來,隨著中國第四次生育高峰期到來,及兒童在家庭地位中重要性的不斷顯現,中國童裝市場進入了快速發展期,正在從粗放型經營向精細化、品牌化方向轉變,且逐漸形成童裝產業。
相關數據顯示,中國童裝市場擁有1000億元的市場規模及50億件的生產規模,年均復合增長率達10.09%,成為增長較快的服裝類別之一。預計2015年,中國童裝市場將超過2000億元市場規模。這樣的大市場中,從投資角度來看,我們卻發現VC、PE幾近缺席。據清科數據庫不完全數據顯示,2008年至今,已經披露的中國童裝行業投資事件僅為8起,其中線上(即銷售渠道主要以網上零售為主)獲得投資的企業有童壹庫、綠盒子;線下(即主要以商場、專賣店等實體銷售渠道為主)獲得投資的企業有水孩兒、嗒嘀嗒、巴布豆等。
僅從2011年獲得投資的服裝企業來看,童裝企業融資情況并未與其市場發展相一致。據清科數據庫數據顯示,2011年,中國紡織服裝行業披露的投資事件為34起,其中披露投資金額的投資案例為21起,披露金額總額為3.05億美金,平均單筆投資金額為1453萬美金。而同期僅有3家童裝企業獲得投資,披露投資金額總額僅為1010萬美金,平均單筆投資金額為505萬美金,落寞之情境可見一斑。
清科研究中心分析認為,VC/PE謹慎對待中國童裝行業企業主要原因體現在兩個方面。
首先,童裝市場處于產業化發展初期,品牌意識稍顯薄弱。隨著中國消費產業不斷升級,家庭構成的演變,童裝市場才開始趨近產業化發展。但與女裝、男裝相比而言,中國童裝市場品牌較為分散,并未出現全國性領先的童裝品牌,另據不完全統計,70%的本土童裝無品牌。這對于質量要求較為嚴格的消費品類而言,無疑是較大缺陷。
其次,童裝市場群雄混戰,外資品牌強勢進入。目前,中國童裝市場競爭者主要有兩種力量,一種是專業童裝生產廠商,如派克蘭帝、小豬班納、水孩兒、JOJO、綠盒子等企業;另外一種是外圍服裝服飾企業,如安踏、特步、七匹狼、佐丹奴、美特斯邦威等,這部分服裝企業擁有較強的原料組織、服裝生產、渠道銷售等能力,并將此優勢延伸至童裝市場,通過設計再造快速搶灘童裝市場。但是總體而言,本土童裝品牌主要集中在中低端市場,對于“暴利”的高端童裝市場望塵莫及,這一市場主要被國外知名服裝品牌盤踞,如耐克、阿迪,更有阿瑪尼、古琦、巴寶莉等奢侈品品牌身影。另外,我們看到諸多的快時尚品牌,如ZARA、H&M、優衣庫等紛紛踏足童裝市場,并取得不錯業績。
業界普遍認為,品牌化是中國童裝市場發展的必然趨勢,在這一競爭激烈的市場中,優勝劣汰,我們預計,中國童裝市場將在一系列的自然淘汰及資本運作中,進一步集中,并呈現真正的規模化與規范化。從兒童消費市場增長前景來看,童裝市場將占據較大的份額,值得后續關注。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