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零售業抵御電子商務的三大利器
“雙11”這一天,天貓+淘寶聯手實現了191億元銷售額,幾乎相當于國內頂尖百貨連鎖全年的業績。與此同時,京東商城、蘇寧易購、易迅等電商成倍增長的銷售業績,也讓傳統零售開始如鯁在喉。
隨著天貓母公司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兼CEO馬云將競爭矛頭從電商轉向傳統零售,雙方的競爭進入新階段。不過,王府井百貨集團董事長鄭萬河對百貨業的未來表示樂觀。他認為,決定業態存在與否的是消費者需求,百貨可以滿足消費者時尚、個性的需求,因此不會消亡。
電商要革傳統零售的命
191億元。今年“雙11”天貓和淘寶的支付寶總銷售額再次創造零售業歷史新高。“雙11”光棍節促銷,最早由天貓在2009年發起,當時的單日銷售額僅數千萬元。經過三年發展,不僅阿里旗下的淘寶、天貓和聚劃算全部加入,其他電商同行紛紛借力,將“雙11”變成了電商全行業促銷的大日子。
有消息稱,天貓、京東商城等20余家主要電商,今年“雙11”銷售總額超過300億元,是去年的兩倍多。
而且,由于“雙11”拉動消費的能力有目共睹,在這一天,從生產商到零售商再到物流,這條銷售渠道鏈的全部力量都被調動了起來。
與之相對應的是,國內已披露三季報的百貨企業中,由于經營成本不斷上漲等原因,有51.7%的企業凈利潤出現下滑。電商“雙11”促銷對傳統零售企業而言無疑是雪上加霜。
面對取得的成績和對未來市場的預判,電商龍頭的目光也不再只是停留在電商內部。馬云此前曾公開表示,天貓購物狂歡節將是中國經濟轉型的一個信號,也就是新經濟、新營銷模式大戰,對決傳統營銷模式大戰。天貓要讓所有渠道商家知道,零售模式已經發生了變化。天貓CEO張勇也將“雙11”的意義上升到一場消費模式的變革。
面對在電商沖擊下不斷被侵蝕的市場份額,傳統零售企業已經有所察覺并行動起來,試圖通過強化自身的優勢,迎接這場零售模式的革命。
傳統零售本錢之品牌
天貓數據顯示,“雙11”當日,在女裝TOP100店鋪統計數據中,排在榜單前三位的裂帛、茵曼、韓都衣舍均為其一手打造的“淘品牌”,ONLY、ochirly盡管銷售不錯,但也只能屈居其后。
從榜單中不難發現,隨著電商發展的不斷加快,其促銷吸引了越來越多的線下品牌加入。但盡管如此,加入電商平臺的線下品牌,大部分都是一些在傳統零售渠道中摸爬滾打多年的二線品牌,百貨業態賴以生存的那些大品牌,大多沒有進入電商渠道中。
業內人士認為,這主要是電商平臺的目標客群年紀相對較低造成的。目前,大部分高端品牌并沒有進駐天貓等電商平臺,仍選擇與其定位相符的傳統零售渠道也證明了這一點。
盡管電商發展勢頭迅猛,但對于品牌這個零售業的安身立命之本,傳統零售仍具有較大優勢。
這種品牌優勢,也成為傳統企業觸網并迎頭趕上的基礎。據王府井百貨方面介紹,即將在年底或明年初上線的王府井百貨電商平臺,將依托實體店積累的品牌優勢,通過整合現有品牌資源,將超過300個品牌、數萬個單品放在網店銷售。
傳統零售本錢之體驗
盡管“雙11”期間,電商企業創造了銷售額新紀錄,但是現在消費者最強調的體驗仍然是電商的短板。與之相對應的是,傳統零售企業在消費體驗上具有無可替代的優勢。而且,傳統零售還在不斷強化這一優勢。
在北京市百貨大樓總經理周晴看來,現在消費者已經不僅僅滿足于購物,而是需要多層次的購物享受。這也是購物中心進入建設高潮的原因之一。
數據顯示,目前中國在建購物中心規模居全球首位。此前太平洋百貨作為傳統百貨店,之所以因經營業績不佳最終撤離北京,就與其堅持老百貨定位、沒能與時俱進有關。
因此,為了滿足顧客多樣性的需求,傳統百貨企業也逐漸向覆蓋百貨、超市和娛樂等業態的購物中心進行轉型。百貨大樓作為老牌百貨店的代表,也在此前完成了“購物中心式百貨店”的改造。
周晴認為,盡管電商崛起對實體零售形成了一定的沖擊,但是傳統零售企業的體驗性和綜合性是無可取代的。這正是電商所不具備的。因此,傳統企業如何發揮這種優勢,是獲取市場份額的關鍵。
每克拉美鉆石商場創始人兼總裁郝毅也表示,做零售最重要的就是消費者的購物體驗。
傳統零售本錢之資源
記者在“雙11”前后走訪十余家商場調查發現,其實,價格不只是電商才能打出的優勢。在一些大型百貨店的店慶促銷期間,不僅大部分品牌都參加活動,一些品牌的新款商品也能夠以6折的價格出售。這就意味著,以電商的促銷價就可以買到當季新款。與之相比,電商促銷的品牌商品雖然價格低,但很多都不是新款,而是庫存商品。
據了解,今年以來,庫存量的持續走高,讓企業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經營壓力。數據顯示,三季度國內43家家電板塊上市公司的總庫存高達437.34億元;30大本土上市服裝品牌前三季度的庫存也達到450億元。業內人士認為,電商“雙11”的促銷,在一定程度上為制造商消化了一部分庫存。
首地大峽谷購物中心總經理李綱認為,一味追求低價并不是零售企業的最終發展方向,消費者在追求價格低的同時,對商品的質量與款式也都有不同的需求。傳統零售企業利用其豐富的供應商資源、門店數量以及品牌優勢,即使是當季新品也可以以折扣價銷售,從而形成了自身的競爭優勢。
李綱表示,傳統零售企業要與時俱進,把握促銷機會,充分發揮自身優勢,挖掘消費者需求,才能加大自身的競爭力。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