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瀾之家對加盟商口頭承諾保底疑似集資
早在海瀾之家(拓展選址信息)2012年發布招股書時,即曾有媒體報道,加盟海瀾之家需要拿出200萬的費用,其中100萬元作為押金交給海瀾之家,另外100萬元則用于支付店鋪的租金、裝修、人工及啟動資金等。此外,如果加盟商每年再支付6萬元的管理費用,則公司保證5年經營期內稅前利潤100萬元,但基本只負責兜底虧損。
記者昨日從某加盟商處部分證實了上述說法,“對我是口頭承諾保底。”該加盟商說。
首先,這類承諾已被市場人士解讀為“類金融”模式。“下面的加盟商更多的是想以投資者的身份進入,而不管門店的運作。”持此種觀點的鞋服行業獨立評論員馬崗說。依照上述說法,加盟商前期投入100萬元用于裝修等費用后,5年可獲保底稅前100萬元利潤,即相當于年化收益率20%,再去除每年6萬元管理費,則稅前年化收益率為14%,這還不算另外100萬元押金的資金占用成本。而上述加盟商告訴記者,即使14%的稅前年化收益率,也會因各種原因被海瀾之家扣除,“最高如果能拿到60萬就相當不錯了。”
海瀾之家則認為,公司已經創造了不同于一般的商業模式。公司對加盟商是否具有服裝行業的從業經驗沒有要求,加盟商也不必參與加盟店的具體經營,所有門店的內部管理都可以委托公司全面負責。但一旦海瀾之家的資金鏈出現問題,加盟商會面臨巨大風險。無錫九派咨詢管理有限公司總經理邵立剛即認為,保底收入的說法并不合乎情理,海瀾之家的做法更像是一個集資行為。
中銀律師事務所律師陳廣表示,利潤本身無法保證,法律也不允許,海瀾之家涉嫌不正當宣傳。
其次,無論是在招股書中,抑或是在此次重組草案中,均未體現一旦加盟商出現虧損,海瀾之家將需要兜底賠付的部分金額。
事實上,按上述加盟商了解的情況,其周邊已有近半加盟商出現虧損,不過該說法未獲證實。由于海瀾之家與加盟商一般簽訂為期5年的特許經營加盟合同,因此,根據公司披露的數字,2010年、2011年、2012年分別新開加盟店424家、634家、512家。即使保守按照10%的加盟店虧損,單店虧損30萬元計算,如果上述保底承諾成立,海瀾之家也分別要在2015、2016和2017年兜底支付1260萬元、1890萬元和1530萬元。如按照上述加盟商所稱50%加盟店虧損計算,則支付金額則要近億元。
但即使對于2013年應負責兜底的金額,此次發布的重組草案中也未予披露。即使在未計算2008年、2009年新開店虧損額的情況下,2013年發布的重組報告中,也應體現2010年至今三年虧損額、2011年至今兩年虧損額、2012年迄今一年虧損額。仍以上述數據計算,上述三個時期分別虧損3780萬元、3780萬元,1530萬元,總計虧損已達9090萬元。
由此而來的問題是,該部分可能未被計提或有損失的負債,也被“估值”進入了此次重組方案中,利潤由此增高。其連鎖反應是:利潤虛高——估值虛高——在發行價確定的情況下,發行股份多——海瀾之家現有股東受益。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