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只有做好自己才能塑造品牌
在現行的市場環境下,線上與線下的一體化,市場已經進入了碎片化營銷,中小企業想打一個能屬于自己的品牌更難上加難。當然,這不是說中小企業就沒有機會,如果我們知道品牌的塑造過程,在這個過程中,我們可以努力地去工作,用最短的時間讓消費值得能記住你,認同你,傳播你,那么,你就擁有品牌的基因,冬天來了,春天還會遠么?
首先,我們要了解我們的身邊的市場環境:
好的品牌永遠是有個性的——一項針對40,000名中國消費者的最新研究發現,品牌僅僅憑借所在品類的強勁增長而快速成長的日子已經一去不返,這在一線城市尤為明顯:各產品品類的前五大品牌每年失去30%-60%的購物者,滲透率至關重要,但滲透率也開始呈現出“漏桶”特征。這說明什么?說明品牌的弱勢化,品牌的雷同化,品牌的模糊化。這一現象在當前已經是一個共同的問題。在日益加劇的競爭中,眾多的產品和品牌商標是琳瑯滿目,使我們的個性、獨特、具有內涵的品牌訴求在淡化,為了短期和眼前的利益大家在互相軋壓,很多有潛質的品牌在還沒有起步的時候,就已經自我消亡了。
好的品牌更需要與時俱進—— 全球領先的市場研究機構Kantar Worldpanel聯合管理咨詢公司貝恩公司(Bain & Company)共同發布了全新的《2013年中國購物者報告》,對中國40000戶家庭在26個快速消費品品類的真實購物行為進行了研究?!捌放苾H僅憑借所在品類的強勁增長而快速成長的日子已一去不復返,這在一線城市尤為明顯,”說明什么?說明市場環境的小眾化和個體化明顯,品牌的去中心化使大多數購物者與品牌的互動程度較低(即購買頻率、重復購買率較低),任何品牌,無論大小,其購物者基數都不穩定。消費者只為購買習慣而選擇,對于一個強大的品牌想持續擁有品牌力是不切實際的。
好的品牌要立足本位,求深不求廣——對于一些已經擁有強大品牌的企業來說,常常會犯一個錯誤,期待一個品牌包攬天下,快速實現品牌家族化和長尾價值,結果呢?就像王老吉,消費者能記住的還是王老吉的涼茶。在“王老吉”延伸出的“王老吉大健康”戰略下,王老吉大健康的很多產品都是從王老吉藥業中獨立出來的,雖然在近年的糖酒會上,王老吉大健康也推出很多新品,但是銷量都不盡如人意。大家也都知道家樂福,但是“家樂?!迸频男l生巾可能就無人知曉了吧,更談不上有什么品牌吸引力了,同樣一些看起來像小眾品牌的品牌可能僅僅是一個小品牌。期望通過鎖定一小部分消費者,將他們變成高頻率或忠誠的購物者,這種想法更是不切實際的。
好的產品品牌在線下,線上只會出現平臺式品牌——網商能有自己的產品品牌么?有人可能說有,可能我告訴你,電商們要哭死了,他們做夢都想有消費者能記住他們的產品品牌?可是消費者根本不看他們的品牌。買家還是沖著性價比去的,根本不看你店鋪的品牌標識和信譽。消費者只是因為某類商品的購買習慣而收藏你的店鋪。網上消費有一個共同的特點; 買賣雙方完全是赤裸裸的利益關系,同一個消費者買了這次之后,或許永遠就老死不相往來了,所以從這個意義上來說,買賣雙方是“一錘子”買賣(重復購買率低的商品更是如此)。不客氣的說,盡管淘寶上很多賣家已經混到皇冠級別了,但又有多少消費者真正相信那些圖標呢?電商以“貨”為中心,實體以“人”為中心,電商再大,只是一種渠道,馬云做得再大,他也只是一個中介商。
好的品牌一定會傳播——唐·E·舒爾茨認為,營銷的關鍵是要明白,不是企業要賣什么,而是消費者要買什么,在與消費者的互動中,最重要的事是傾聽他們的需求,然后有針對性地提出解決方案。這個方案就是品牌的傳播訴求。不管是在產品和包裝上進行更多的創新,促使品牌吸引新的購買者群體。還是樹立與眾不同且深入人心的品牌形象。都是想告訴消費者自己是什么?90后重包裝設計,80后重品質,70后重使用習慣,不同年代出生的消費者有不同的消費觀,好的品牌就會延伸產品線去滿足他們不同的需求。
想打造一個品牌不容易,這可不僅僅是一張商標注冊證書的問題,知行策劃資深策劃人查鋼先生認為:品牌從來都是經歷磨礪的,人為打造出來的品牌是“名牌”——有名字的牌子。真正的品牌從來不是被打造出來的。因為在它存在的過程中,需要經過市場的重重驗證,即使是三年還是要五年,都不一定能到達這個高度。沒有經歷過程的,靠品牌故事和渲染出來的品牌光環是沒有意義的。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