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服裝鞋帽網首頁 > 正文
千家鞋企倒閉 能歸結于新勞動合同法?
珠三角加工貿易正在經歷著轉型的陣痛。據報道,近日上千家鞋企在這種難以避免的陣痛中關閉。有分析稱,元月1日實施的新勞動合同法是導致企業大面積倒閉的根本原因,因為新勞動合同法將使鞋廠用工成本增加近20%,最終不堪重負。 這種觀點在眼下非常流行,它甚至被一些企業作為工具使用:有的企業以新勞動合同法增加成本為由提高商品價格,有的企業則以此為借口變相降低勞動者的基本工資。 不可否認,新勞動合同法的確會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企業的用工成本,但從長遠來看,這種成本的增加既是保護勞動者、提高勞工關系和諧度的需要,也是一個國家企業發展、社會進步必然要經過的陣痛。 我國企業之所以對新勞動合同法會有如此激烈的反應,主要是因為人們已經習慣于法律對勞動者疲弱的保護力度。實際上,如果將我國新勞動合同法與美國,甚至與南美國家的相關法律相比,仍然顯得比較溫和。1992年,北京首都鋼鐵公司斥資1.18億美元收購秘魯鐵礦股份有限公司之后,同當地企業工會組織簽訂了多達35項的福利條款協議,同意給予首鋼秘鐵職工及其家屬全部享有免費醫療、免費教育、免費居住和免費水電等福利待遇。 在那些勞動法律健全的國家,企業因在用工方面的違法行為所面臨的罰款動輒以千萬美元計算,如此之大的罰款數額在我們這里是難以想象的。而西方國家顯然已經習慣于遵守如此嚴厲的法律規定,因為這種制約對企業未必都是負面的。相比之下,我們的企業所缺少的恰是這種適應性。 珠三角上千家鞋企的倒閉,并非新勞動合同法導致的結果,而是產業發展到一定階段的必然結果。從2001年到2006年,中國鞋廠由2萬家迅速增加到3萬多家,企業惡性競爭,大打價格戰,最終導致整個產業利潤率的下降。與此同時,近年一系列原材料、水電、廠房租金等成本也在持續上漲,“低成本、低利潤”的加工貿易模式已經無路可走。這意味著,制鞋企業需要重新洗牌,否則,惡性競爭的延續最終可能給整個行業發展帶來滅頂之災。 珠三角倒閉的鞋企雖然近千家,但其產能之和還不及一家龍頭企業。顯然,珠三角鞋企所面臨的危機并非新勞動合同法“惹的禍”,乃是對落后的競爭方式的一次變革,鞋企面臨的所謂危機更像是一次轉機。經過這次洗牌之后,那些擁有自主品牌與技術含量,具有核心競爭力的制鞋企業將脫穎而出,鞋企通過整合將會變得更加強大、更有競爭力。 事實上,那些為了降低成本遷到越南等地的鞋企,并未達到降低成本的目的。因為珠三角已經形成了完整的、與生產能力相匹配的產業鏈——這將在許多方面降低企業的成本。企業遷到越南等地雖然可以降低用工成本,但不完整的產業鏈所導致的原材料配套成本的上升遠遠超過了用工成本的增加,一些鞋企甚至在遷廠后發現根本無法開工。 顯然,企業在遷移之前,需要對新勞動合同法導致的用工成本增加與其他相關成本的變化作出綜合評估,否則,因與新勞動合同法“賭氣”而輕易作出決策是會因小失大的。

世界服裝鞋帽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世界服裝鞋帽網sjfzxm.com"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世界服裝鞋帽網所有,轉載請注明"來源:世界服裝鞋帽網sjfzxm.com",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