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服裝鞋帽網首頁 > 正文
紡服業注入創意設計保持生命力
“沒有夕陽的產業,只有夕陽的思維。”作為泉州的第一大支柱產業,紡織服裝無疑是泉州市穩住大盤、固本培源的關鍵所在。福建省紡織行業協會會長、海天輕紡集團董事長王啟明認為,盡管面臨著諸多不利因素,但巨大的國內市場是紡織服裝業發展的永恒動力,他相信通過政企合力,在傳統產業注入創意設計,泉州紡織業將繼續保持旺盛的生命力。
突圍:要靠政企合力
王啟明表示,目前確實有部分企業經營困難,但從根本上說,要實現企業可持續發展,還是要靠企業努力轉型,主動調整產品結構,提高企業的自主創新能力和產品的技術含量來實現。他說:“面對壓力,紡織企業必須先渡過難關、穩住大盤,才談得上今后的發展提升。當然,單靠企業單打獨斗顯然太過單薄,需要政企合力才能突破重圍。”
今年以來,在全球經濟“陰云”籠罩下,外貿出口遭遇巨大壓力,作為傳統出口大戶的紡織行業首當其沖。一位業內人士介紹,今年10月份在廣州結束的秋交會上,規模雖為歷史之最,但在琶洲會展中心第三期展出的紡織服裝卻沒有得到相應的垂青。他說:“現在的廣交會,跟以往完全不同的是,難得看到一個美國客商,更別說現場下訂單了。”
王啟明認為,今年初的銀根緊縮、人民幣升值、成本上漲等不利因素,全部集中在同一時段出現,這讓原本利潤就不高的紡織服裝業備感艱辛。在業內,這一困境被稱為“三率兩價”的疊加效應(即利率、出口退稅率、匯率以及能源原材料價格和勞動力價格)。“這也許是紡企三十年來最困難的時候。”
出路:尋求區域合作
在王啟明看來,金融危機顯然會影響到行業的增長,但是從另一方面來說,也讓紡企增強了風險意識。他分析,泉州紡織服裝業界已出現“泉州品牌+溫州制造”、“泉州品牌+廣東加工”的區域合作趨勢。“泉州企業擅長打造品牌,溫州企業精于制作,廣東企業長于專業加工,三者完全優勢互補。”他說,“泉州企業也可承接溫州西服、襯衫等品牌服裝的加工生產,以利于泉州服裝生產向多類別發展。”
在產業布局調整方面,泉州可借鑒廣東將粵東南加工制造業向粵西北山區轉移,而使粵西北勞動力向粵東南轉移的做法,實行本市區域內產業布局調整。分別在中心市區設立商務區以發展總部經濟,在中心市區和沿海次中心城市建設高科技產業園和創意產業園區,以強化紡織服裝等行業的研發創意能力;在山區各縣和南安北部建設一批中小企業生產基地,以承接沿海加工制造業的梯度轉移,并緩解沿海的工業用地緊張。
政府可引導企業努力提高科技和品牌貢獻率、積極推進產業結構調整。在此過程中,大幅提高先進裝備的比重、研發投入的強度、產業隊伍(企業員工)素質;鼓勵企業積極開展境內外商標注冊、建立產業品牌創新公共服務平臺。
企業可以通過兼并、聯營、合作、重組、改制等方式,培育優勢企業和龍頭企業,對科技創新型、發展潛力大的企業在用地、融資、財稅、服務等方面給予優惠和扶持,打造一批紡織服裝行業的“航母”,以爭奪馳騁于國際市場競爭風浪的“制海權”;引導中小企業與大企業協作配套、聚集發展、深化行業內部和行業之間的分工合作,構建完整的產業鏈和強勢企業群體,增強行業和產業的綜合競爭力;開拓中東、日韓、拉美、非洲、澳洲等有潛力的新興市場,分散市場風險,這些都將是泉州紡織服裝可持續發展的不錯方法。
未來:發展創意產業
“泉州應該加快發展創意產業,這對于泉州市包括紡織服裝業在內的傳統產業的優化升級具有極為重要的意義。”王啟明認為,一方面是需要把有創意的人積聚在一起,形成一個“隊伍”,創意產業首先需要很多人集中,所以園區化模式比較可行。另一方面,泉州的很多傳統文化是非常有特色的,還有待從中挖掘出創意,有所發現,并將傳統元素與時尚品位結合起來,形成新的創意。
當前國內創意產業尚處于起步階段,企業規模一般較小,單個企業在吸引人才、籌集資金和開拓市場等方面都受到限制,難以獲得“知識溢出”、“創意產業化”和“創意市場化”的環境條件。而國內外的實踐證明,建設園區、整合資源、分工協作、聚集輻射,形成創意—設計—制造—展示—營銷的比較完整的產業鏈,乃是加快發展創意經濟的一條有效途徑。
相關部門在這節點上,招集眾多企業一起研究共度危機,體現了政府對泉州民營經濟的重視,這也將鼓舞紡織這一泉州傳統行業堅定信心,保穩增產。
王啟明建議:“政府在融資、稅費、用工成本、政府信息引導等方面給予企業更多幫助和指導。例如,協調金融機構開發適應本地中小企業信貸特點的金融新產品。建立政府、企業、員工三方協調機制,妥善解決用工成本問題等。”
責任編輯:楊靜

世界服裝鞋帽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世界服裝鞋帽網sjfzxm.com"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世界服裝鞋帽網所有,轉載請注明"來源:世界服裝鞋帽網sjfzxm.com",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