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品牌走向國際 本土化戰略勢在必行
掌握游戲規則
制訂周密的品牌營銷戰略,擴大在公眾中的影響
在采訪過程中,記者感到,中國品牌成功走向國際的關鍵,除了要通曉并掌握國際市場的游戲規則外,還要根據企業自身的經營理念和經營模式,結合各區域市場及不同國家的特點,深入分析各國的風土人情、人文地理及消費心理等,從而制定相應的本土化發展戰略。
歐美發達國家從政府到企業都非常重視品牌本土化戰略。
近年來,西班牙在國際上積極推廣西班牙品牌和西班牙國家形象。西班牙名牌論壇總干事奧特羅說,上海世博會就是推廣品牌的一個極好機會。西班牙有15個著名品牌參與了上海世博會西班牙館的展示。西班牙館還將舉行西班牙品牌日活動,聘請一些中國知名人士作為“西班牙品牌之友”。相比較而言,中國企業的本土化戰略剛剛起步。
現在有一好現象,中國的一些企業在西班牙與當地企業結成聯盟,如中國聯通和西班牙電信。中興、華為等也成為西班牙企業的合作伙伴。雙方借助彼此優勢共同發展,提升品牌的知名度。
馬德里市政府“全球馬德里”戰略辦公室總協調員伊格納西奧認為,中國企業應該有一個周密的品牌營銷戰略,擴大中國品牌在西班牙公眾中的影響,提高知名度。中國企業和品牌可以參與贊助當地的一些重大活動,成為廣告贊助商,下力氣貼近西班牙一般民眾。
埃及三角洲集團宏觀市場分析師薩義德·馬爾萬認為,近年來,越來越多的中國大企業在埃及投資設廠或建立辦事處,并長期通過各種行之有效的營銷策略推廣其品牌形象,廣大埃及消費者對一些中國品牌耳熟能詳,認可度也隨之提高。目前在埃及市場上贏得極佳口碑的中國品牌,基本都來自在當地擁有生產線和完備售后服務體系的中國企業,這一點可以看作是最好的例證。
有效整合資源
掌握第一手資料,為品牌增值和理念推廣奠定基礎
如今,走向海外的中國商品使國外零售商利潤豐厚。澳大利亞哈維諾曼大型家具、電器連鎖商場電器部經理帕特里克·默萊漢說,商場愿意經銷知名品牌的商品,也愿意經營中國品牌。“中國制造”價廉物美,商場可以獲取較高的利潤。他認為,近年來,在打造自主品牌方面,中國企業做出了努力,也取得了成功。
莫斯科市民鮑利斯介紹說,在北京購買的一條牛仔褲,在莫斯科能賣到三倍到五倍的價格。喜愛中國車的俄羅斯小伙子亞歷山大認為,俄羅斯消費市場很大,中國品牌要想贏得市場,不能光靠價格優勢,還要研發核心技術和完善售后服務。
提升商品競爭力,打造國際品牌,本土化戰略勢在必行。在品牌本土化道路上,中國企業可以通過并購本土企業或相互合作,有效整合資源,以全球化視角生產與經營,尤其是充分整合有關國家在技術、人才、市場及品牌等方面優勢,逐步擴大品牌及企業在海外的影響力。
奧特羅說,中國一些企業通過并購世界知名企業提升知名度,如中國企業并購西方著名汽車企業,收購國外的一些著名品牌,這些做法值得肯定。中國有幾家汽車公司通過西班牙的汽車銷售企業推銷汽車。海爾在皇馬足球隊主場伯納烏體育場做廣告,這些也都是提升品牌知名度的有效方式。還可以借助名人推廣中國品牌,比如,籃球明星姚明。
美國洛杉磯銀行家斯蒂芬·普爾正在從事的一個項目,是在洛杉磯建一座中國商品商貿城,讓中國商家直接和美國的大型零售商見面。他說,美國人對中國品牌了解的不多,中國企業需要在品牌形象和產品營銷上下功夫。他希望類似合作能把更多的中國品牌帶到美國來。
埃及信息和通訊部部長助理艾明·賽義夫表示,從中國品牌在當地市場的成長和發展歷程來看,本土化是實現品牌效應的必由之路。本土化意味著設計、生產、廣告宣傳、銷售、售后服務、消費者意見采集和反饋等流程,都長期立足于當地市場,隨時掌握市場動向和鮮活的第一手資料,從而為品牌增值和理念推廣奠定堅實基礎,同時也有利于品牌同消費者建立彼此間的熟悉和親切感。
把好質量關
生產實現本土化、售后服務日趨完善,質量方面的問題得到明顯解決
中國商品從設計、銷售、售后服務等各個環節都需要考慮到當地市場的需求,迎合其文化特點和消費習慣。
尼古拉是居住在莫斯科的一位大學退休老師,對中國的瓷器情有獨鐘。在他家里,大部分瓷器都是中國制造的。他說:“我最喜歡景德鎮的瓷器,做工精細,美觀,質量上乘。”他是聽了中國朋友的介紹,才開始關注景德鎮瓷器的。“中國好的商品有不少,但如果不為人知,實在是很可惜。”他建議中國商品在國外多做廣告,擴大知名度。
本土化戰略需要超越地理文化邊界,在造型、名稱和文化內涵上貼近當地社會。埃及開羅吉薩金字塔景區導游法耶德表示,隨著為數不少中國企業在埃及扎根,生產實現本土化、售后服務日趨完善,質量方面的問題得到明顯解決。不過,中國品牌在外觀設計方面仍有很長的路要走,因為不同地域的消費者在審美領域都有著鮮明和獨特的訴求,年輕人對潮流時尚的追逐也是左右消費行為的重要因素。所以,中國品牌在造型美學方面的突破,應該是其下一步繼續擴大其品牌價值的重要方向。
本土化戰略需要個性化營銷手段和廣告宣傳。美國大學英語教授梅耶認為,中國公司要針對美國消費者的心理進行營銷推廣。由于文化不同,品牌的名字也要通俗易記。
在莫斯科專門經營中國時尚女包的米哈伊爾說,“中國生產的女包大多數是歐美品牌,而少數中國品牌的女包也使用了歐化的品牌名稱。如果使用帶有中國特色的品牌名稱,商品可能會更受歡迎。另一方面,中國商品很少在俄羅斯做廣告,許多中國名牌商品在俄羅斯也很少有人知道。”
無論采取何種銷售策略、推廣手段,在本土化過程中,中國企業需要始終關注的是產品質量和售后服務。一些民眾在記者調查時反應,質量問題仍然是中國品牌發展的障礙之一。常去當地華人超市購物的美國人安·吉爾格說,中國要建立品牌形象,需要加強質量控制意識。大學生瓊也表達了同樣的看法。她說,中國生產了很多商品,我不用3秒鐘就可以給你指出來一件。中國商品要創品牌,一定要把好質量關,要像日本和韓國一樣,讓人一聽產地就覺得是好產品。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