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偉:產業集群要加強公共服務體系建設
2010年7月7日,在第九屆中國(大朗)國際毛紡織產品交易會新聞發布會上,國家工信部消費品司副司長王偉指出,要關注產業區域轉移,產業轉移本身不是目的,通過轉移一是要保持和提升我國紡織產業的整體國際競爭力,二是要培育新興公共服務體系過程中應該給予大力支持。他指出,產業集群區域的企業還要加強管理,企業管理者必須站在戰略的高度,統攬全局,分清主次,加大企業各因素的綜合調配,充分發揮各因素作用的最大化。
針對目前紡織服裝行業整體情況,他指出,前段時間工信部抽調工作人員去一些紡織企業調研,紡織服裝行業屬于勞動密集型產業,對于國計民生和社會穩定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如何設計一個適合其產業政策環境非常重要,對于企業目前所面臨的困難,國家相關部門正在研究有利于紡織產業發展的相關政策。
補充:
乘著世博東風,近日,“中國河北省容城縣服裝產業合作對接會”在上海盛裝開幕。容城縣多家規模服裝企業與來自國內外的服裝企業、商戶共謀發展,將容城這座獨具魅力的服裝名城展現在世人面前。
對接會上,中國紡織工業協會副會長高勇、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企業室主任李國強、容城縣主要領導、商會會長與上海服裝協會、上海江蘇商會、上海浙江商會等負責人就全國服裝產業總體發展形勢以及容城服裝的發展方向、定位等問題進行了深入探討。容城縣麗友、澳森、大水等13家年產值超億元的龍頭企業分別與到會的江蘇、浙江等省市以及美國、意大利、法國、日本、韓國等中外企業服裝界的生產商、營銷商、設計師代表團進行交流、項目投資洽談,在服裝加工、品牌宣傳、市場拓展等方面尋求合作、共謀發展。
而在此前一天,容城縣政府與安徽白馬服裝城簽訂了容城服裝總體導入安徽市場、品牌營銷、代理等方面戰略合作的框架協議,江南“相親”已有一定成果。
此前,容城素以“中國北方服裝名城”之美譽聞名遐邇。
全縣擁有服裝企業830家,加工戶1800余個,吸納從業人員7萬余人,逐步形成西服、襯衣、休閑、童裝等六大產品系列、上千個花色品種的產業格局。年產各類服裝4.5億件(套),產值達159億元,產品遠銷50多個國家和地區,年出口創匯2億美元。該縣共有1個中國精品、1個國家信得過產品、7個國家級優等品、18個省級名牌或精品、14個河北省著名商標。
如此成就與該縣人民充分發揚“勤勞、誠信、包容、開放”的容城人文精神,始終以項目建設為依托,堅持“創名牌、建名企、出名品、塑名城”的四名戰略不無關系。進一步增強“名牌興企”理念,當地縣委政府鼓勵企業聯合起來打“群體戰”,建立股份制“容城服裝研發中心”,加快技術改造步伐,調整產品結構,提高產品檔次,爭創國內國際知名品牌,對獲得中國名牌、中國馳名商標的企業、重獎100萬元。縣內諸多企業老板爭創名牌意識逐漸增強,紛紛以聘請形象代言人的方法來打造自己的服裝品牌,以大水集團為首的10余家企業分別與著名演員王剛、軍旅歌手江濤、小品演員梁天等明星“牽手結緣”。麗友、集宏興等企業還相繼在歐盟、法國、捷克、匈牙利、俄羅斯等國家注冊了12個服裝品牌,年出口創匯1000多萬美元。
面對日益激烈的市場競爭大潮,如何將容城打造成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