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鞋企科技創新推動轉型升級
致力于產業轉型升級的福建鞋企,通過降低生產能耗,壓縮生產成本,不斷加大技術創新力度,對產品進行有個性的開發,進一步鞏固作為全球鞋類生產基地的地位。來自福建出入境檢驗檢疫局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轄區出口鞋類貨值30.35億美元,同比增長20.9%,與2008年同期相比增長14.0%,創出鞋類出口歷史最高水平。
目前,隨著勞動力、土地等生產成本上升、人民幣升值,我國鞋出口不再具有價格優勢。而一些發展中國家均把制鞋產業作為重要產業來發展,并且憑借著其勞動力成本、產業政策優勢獲得迅速發展。近年來,耐克、阿迪達斯等跨國巨頭看到這些國家具備了鞋業生產的比較優勢,對該地區加大了投資設廠的力度,同時縮減在我國的采購計劃,將訂單轉向上述新興制鞋地區。
在此背景下,我省鞋企通過科技創新、提高效率、降低能耗、提升品牌核心價值等手段,加快制鞋產業的轉型升級步伐。首先是進口先進設備。晉江市600多家制鞋企業進口全自動制鞋流水線3000多臺(套),250家鞋材企業擁有EVA鞋底一次成型注射機500多臺,此外還大量引進立體掃描儀、電腦數控切割紙板機等高新技術設備。這些進口設備到位后,整體生產效率提高30%以上,一些新型生產線甚至可提高效率50%-60%。
其次是加大科研投入。晉江市規模以上鞋企均已成立產品研發機構和實驗室,其中,安踏(中國)有限公司研發中心被確認為國家級技術中心,5家鞋類企業研發中心被確認為省級技術中心。全市制鞋業依靠自主研發,掌握了2000多種鞋類生產核心技術,擁有189項專利。
第三是改走“低碳路線”。匹克公司等龍頭企業紛紛在低碳環保方面付諸實踐,以布、草等原料取代傳統的皮革,產品售價也隨之下降20%-30%。
第四是導入精益生產。國輝、喬丹、八哥等公司開始導入精益化生產模式,促使企業產量提升30%-50%。經過精算,1元錢的精益生產投入可以創造6.7元的價值。
通過科技創新,無疑給我省出口鞋企注入新的活力,也加快了制鞋產業的轉型升級步伐。目前,我省鞋類出口呈現出三大可喜變化。一是龍頭企業出口比重變大。上半年共有59家鞋類企業出口值超1000萬美元,其中兩家超5000萬美元。這59家鞋類企業出口值占出口總值的38.2%,比2009年同期提高了9.1個百分點。二是產品研發創新能力變強。逐漸凸顯福州地區的塑料鞋、沙灘鞋及莆田、泉州地區的運動休閑鞋兩大產區,形成沿海地區的區域性鞋業出口集群。企業除在傳統鞋類款式方面推陳出新外,還加大研發力度,不斷開發出納米鞋、生態鞋等新品種,有力促進了出口增長。三是平均出口單價變高。鞋類平均出口單價已從2008年2.597美元/雙,上升到2009年2.725美元/雙,今年上半年又升至2.983美元/雙。這也反映出福建鞋類產品結構正不斷向中高檔及高附加值方向發展。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