嗚嗚祖拉響遍南非 我們成功了?
激情四射的2010年南非世界杯足球賽落下帷幕。這屆世界杯,中國體育用品加工企業著實熱鬧了一陣,來自義烏海關的統計顯示,當地體育用品的月度出口額連續半年超過1000萬美元。
但記者在采訪中也了解到,場面雖然熱鬧,然而缺少技術支撐和品牌優勢的“中國制造”獲取的利潤卻很微薄,并且大量廉價商品的蜂擁出口也在客觀上加劇了貿易摩擦的發生。
“我國企業要想更好地參與國際市場競爭,必須提高企業的自主創新能力,提高企業產品的技術含量。”許多專家學者向記者表示。
得到的只是蠅頭小利
缺少中國足球隊的南非世界杯并不缺少中國元素,無論是賽場上名噪一時、讓人望而生畏的嗚嗚祖拉,還是賽場上的“普天同慶”的比賽用球,乃至世界杯吉祥物 “扎庫米”,無一不出自“中國制造”。
浙江義烏的小商品批發市場從今年年初就已經進入到世界杯時間。來自義烏海關的統計顯示,當地體育用品的月度出口額連續半年超過1000萬美元,今年前5個月的出口額比去年同期增長了110%。尤其是4月和5月,每月都有1500萬美元以上的體育用品出口,“國旗、假發、足球、喇叭、墨鏡、望遠鏡”等一切可能與世界杯有關的商品都持續熱銷。
“類似商業場景其實并不值得欣喜,龐大的南非市場帶給‘中國制造’的只是蠅頭小利而已。”有專家指出。
事實上,幾乎在每次重大國際體育賽事前,都能看到類似的喜人數據。4年前的德國世界杯上,一只中國制造的可愛“格列奧”,在德國售價19.95歐元,而在揚州玩具廠的出廠價格卻僅為1.45歐元,大多數利潤落入了德國經銷商和進口商的腰包。4年之后的今天也不例外,南非世界杯賽場外,嗚嗚祖拉的售價從20蘭特(約合17.7元人民幣)到60蘭特(約合53.1人民幣)不等,而在中國國內的網站上,這樣的喇叭人們可以用5元人民幣輕易買到,可見企業的出廠價格還要低于5元。
“中國制造”和高利潤之間的巨大差距,實屬正常商業邏輯。如果把銷售總利潤比作一個大蛋糕,買賣雙方的市場地位決定了對于利潤蛋糕分割的權利。經銷商之所以能夠堂而皇之地獲得高利潤,是因為他們擁有對價值鏈條增值最高的部分——品牌的控制優勢,顯然,“格列奧”和“扎庫米”的設計者及品牌推廣者擁有更強大的市場力量,而中國制造業則只能獲得微薄的加工費收入。
貿易摩擦加劇
有學者指出,目前我國日益加劇的貿易摩擦與眼下大量廉價的、缺少技術支撐的“中國制造”蜂擁出口不無關聯。
據了解,今年1-5月,共有14個國家和地區對我國產品發起31起貿易救濟調查,總案值約18億美元。
美國商務部的統計數據顯示,2009年中國相關商品輸美金額為1528萬美元,遠低于2008年的9067萬美元。但2009年美國對中國發起的貿易救濟調查高達23起,案件數量比2008年增加53%,案值占中國在全球受貿易救濟調查資金的65%。
據了解,自1995年以來,我國連續15年成為全球反傾銷最大受害者。隨著國際金融危機的爆發,中國出口產品成為眾矢之的。據商務部統計,2009年共有22個國家和地區對我國發起116起反傾銷、反補貼、保障措施和特保調查,直接涉及出口金額126億美元。去年我國國內生產總值(GDP)占全球8%,出口占全球9.6%,而遭受的反傾銷占全球40%左右,反補貼占全球75%。
從2009年12月開始,中國外貿出口連續實現較大幅度的增長,出口量超過受國際金融危機影響前的水平。而這種持續的增長也給中國的對外貿易帶來壓力。“西方國家正在醞釀對中國的貿易保護主義思潮和行動,包括人民幣升值的呼聲也很大,這種數值上的增長反而更給對方借口。”清華大學經管學院金融系主任李稻葵曾表示。
缺少技術支撐的“中國制造”在貿易出口上損失慘重。國家質檢總局日前發布通報稱,根據對全國2000多家出口企業的調查,去年有1/3的出口企業受到國外技術性貿易措施不同程度的影響,全年出口貿易直接損失超過570億美元。國家質檢總局有關人士指出,技術性貿易措施已成為繼匯率之后企業在出口中遇到的主要障礙。
增強企業創新能力
“要縮短與世界科技水平的差距,關健要依靠創新,努力在關鍵領域掌握更多的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核心技術和關鍵技術,在世界科學前沿和戰略高技術領域占有一席之地。只有這樣,才能擺脫亦步亦趨地跟在別人后面受人擺布的被動局面,才能與世界發達國家謀求更高水平的技術合作,也才能在更高的起點上謀求新的創造和新的發展。”采訪中,一些專家表示。
專家指出,提高企業自主創新能力,應加快建立以企業為主體、市場為導向、產學研相結合的技術創新體系。“這是從體制機制上增強企業自主創新能力的重要條件”。確立企業在技術創新中的主體地位,是提高企業自主創新能力的根本途徑。在市場經濟條件下,企業在技術創新中具有無可替代的地位和作用。只有以企業為主體,才能堅持技術創新的市場導向,有效整合產學研的力量,加快技術創新成果的產業化。
目前,因為發展模式、市場條件、政策和體制環境等多方面原因,我國不少企業技術創新能力不強、熱情不高。必須從各個方面加大企業自主創新的外在壓力和內在動力,促使企業把創新作為自身發展的頭等大事。通過深化改革和體制創新,使企業真正成為技術創新的主體、研究開發的主體和科技成果應用的主體,帶動市場導向和產學研相結合的技術創新活動蓬勃開展。
充分發揮科技創新的作用,積極培育戰略性產業。要從根本上化解國際金融危機的影響,就必須調整和優化產業結構,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而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很重要的一條就是要更好地發揮科技創新的作用,打造對未來具有引領性作用的產業。要培育新能源、新材料、生物醫藥、航空航天等戰略性新興產業,這是應對國際復雜經濟環境變化,依靠科技推動經濟產業結構調整的一項帶有根本性和長遠性的舉措。
專家同時指出,戰略性新興產業的選擇要符合科學發展觀的要求,符合科技發展的趨勢,符合產業發展的規律。要以需求為導向實現技術創新向產品的集聚,以企業為主體引導創新要素向企業集聚,以市場為目標推動創新政策向戰略性新興產業集聚。要著力發展一批具有較強自主創新能力的產業,培育一批具有國際市場競爭力的品牌產品,打造一批跨國經營能力強的龍頭企業,形成一批戰略性產業集群,變“中國制造”為“中國創造”。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