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裝產業參與國際品牌收購(2)
多項收購正在進行中
繼安踏砸3億元收購全球運動品牌“老三”FILA之后,九牧王、特步等泉州多家名企,“跟風”似的表示要燒錢到海外收購“名牌”。
“其實這些企業購買海外品牌,還是意在爭奪國內市場。”有業者分析,中國服裝行業渴望從OEM轉變為ODM,擁有海外品牌,渴望進一步爭奪國內高端市場份額。
歷來習慣相互模仿學習的泉州企業正掀起一股“傍大款”的熱潮。
“收購是公司的一個策略,有望在2010年前收購一家國外品牌。”日前特步總裁丁水波透露,公司的第二大股東、曾幫助特步上市的國際知名風投凱雷正為特步引介潛在的收購機會。
特步副總葉齊也向記者證實,目前談判已經進入到一定階段,目標是國際二線品牌,意在為特步擴寬國際視野和國際品牌管理經驗。他透露說,以時尚運動服見長的特步,此次擬收購的國外品牌也屬于運動服裝,若該品牌收購談成,將有利于特步吸取國際時尚元素。
目前的收購風也早已經不是生產型企業的特權了。3月2日,《每日經濟新聞》報道,多位國內一線明星將成為名牌連鎖折扣店經營商上海富客斯實業有限公司的股東,富客斯預計將在今年年底赴香港上市。
富客斯總裁陸強表示,該公司的第二輪8000萬美元融資也已啟動,“三年內,我們將開到30家;收購PRADA已經進入我們的日程表。”
據陸強介紹,在富客斯接下來的發展中,也會設加盟形式,但公司會在加盟店中占有一定的股份,并不是單純的品牌輸出。
別讓收購變成飲鴆止渴
一位從事服裝出口十多年的企業家,談到近期鬧得沸沸揚揚的“中國民企收購法國名牌皮爾•卡丹”事件時說:“如果我是企業老板,肯定不花這筆錢去買洋品牌。我寧可從頭打造一個新品牌。”
何以有這樣的結論?他分析,“皮爾•卡丹在歐洲不能算是一個大品牌,現在是信息發達的時代,任何一個國人可以很容易地知道哪些品牌是真正的歐洲名牌。”
此外,從企業運營的角度而言,這位朋友覺得一個管理科學的企業,必須要考慮“投入與產出”的問題,這就要計算品牌的性價比。盡管皮爾•卡丹在國內的二、三線市場還有渠道優勢,但“花出去的錢,能不能賺回來”很值得懷疑。
雖是寥寥數語,無意之間卻戳中了“中國紡織品服裝企業急于出海”的痛處:在金融危機中淪落至“賣身”境地的海外品牌,多半已不是金字招牌。就算中國企業獨具慧眼,看到收購的價值,可是怎么收購也是個費思量的難題。
如果企業只收購海外品牌在中國的經營權,那就像是“抱養別人家的孩子,付出再多也買不來血緣關系”;如果把設計、產銷等環節全盤接收,原本精于制造的中國企業不得不在繁雜的企業管理方面“大補課”,成效如何就更難評估了。
也正因為如此,如果買“皮爾•卡丹”,就需要給它一個未來,而不僅僅是利用它的昨天。
那么在當下,除了收購,還有沒有別的出路?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