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裝代理商的窘境:國際大牌直營時代將至
萬寶龍之后,英國最大的奢侈品零售商Burberry(巴寶莉)集團公司宣布,將以7000萬英鎊收購其特許經營伙伴KwokHangHoldings位于中國大陸地區所有的Burberry特許經營店。
Burberry在內地30個城市擁有50家特許經營店,而巴寶莉將在財年內再開10家新店,全部為直營。HugoBoss等近日陸續傳出轉型直營,Versace(范思哲)、FENDI(芬迪)也表示,在至全國范圍內,都只有直營店了。此外,CUCCI、Montblanc(萬寶龍)等品牌也都表示將以直營店逐步取代授權代理店,Zegna(杰尼亞)、RalphLauren(勞夫洛倫)也在很早就相繼收回了在中國市場的代理權。
品牌商“過河拆橋”,紛紛改變經營策略的無疑是利益的驅使。在這些國際一線大牌進入中國市場之初,為了規避風險又不錯失機會,不約而同地采取代理模式進入國內市場。因為本土代理商對中國國情更為了解,也有較為豐富的人脈資源和渠道優勢,這些都有利于奢侈品牌開拓國內市場。但是隨著中國市場的逐步擴大與發展,品牌商也在中國看到了巨大的商機。
今年奢侈品牌Prada已在上海連開4家新店,近期該品牌還將在成都、廣州、杭州開設4家新店,門店數增幅達47%。在上海世博會開幕前兩日,LV在上海的淮海路和浦東區連開2家旗艦店,其淮海旗艦店兩層,總面積1475平方米,浦東國金中心旗艦店面積達到1736平方米。
相關數據顯示,2009年,中國奢侈品市場的銷售增長近12%,達到96億美元,占全球市場份額的27.5%。未來五年,中國奢侈品市場銷售額將達到146億美元,位居全球奢侈品市場之首。
中國奢侈品市場的強勁增長與巨大利潤,讓奢侈品牌不得不調整在華戰略,而收回代理權,便是他們改變策略的重要一步,收回代理權,不僅可以掌控利潤,還可以擁有更多的話語權。這一點,從世界大牌進入中國市場選擇合作百貨店上也可以體現出來。
大牌分手事件錄:
01、2008年,歷峰集團旗下男裝品牌登喜路逐步收回溫州、寧波、杭州地區的代理權。
02、2008年9月,Coach從代理商俊思集團手中收回中國區零售業務。
03、2008年9月,歷峰集團旗下品牌Chloé宣布,由香港代理商I.T集團代理經營的店鋪只剩下蘇州一家。
04、2009年12月,迪生創建與PoloRalphLauren合約到期,從而結束對該品牌的代理。
05、2010年5月,迪生創建與TommyHilfige對外宣布,將于2011年3月1日提前結束在中國內地的代理合作。
06、2010年7月,Burberry宣布將以7000萬英鎊收購其特許經營伙伴KwokHangHoldings位于中國內地市場的Burberry特許經營店。
07、2010年7月,HugoBoss計劃下半年在中國成立一家合資公司,目前已簽署協議,HugoBoss在合資公司中將占有60%股權。
果實已經成熟,摘果子的時代已經到來!面對國際品牌對代理商的拋棄,作為終端運營的我們該走向何方呢?
1、品牌購買:舒朗收購GuidoBertagnolio、ADRI-ANORODINA品牌的模式值得我們借鑒;根據這一模式,作為終端運營商的我們,完全可以以聯盟的模式,利用自身終端賣場的優勢收購國際二線、三線品牌。
2、買手模式呼之欲出,建立零售商品牌已經成型:品牌的建立,如同孩子的培養,作為“養子”的國際品牌,畢竟要回到它洋“母親”的懷抱,它的血緣注定了我們必將被拋棄,干脆,我們象諾奇一樣,購買設計和企劃,利用自身的終端優勢,生一個屬于自己的孩子吧。
3、國內品牌托管:雖然面臨著同樣被拋棄的可能,畢竟我們是在為自己過度的品牌發展而努力,付出的汗水是值得的,俗話說:“肥水不流外人田”。
4、代理商的方向在國內還能有多少年的生存空間?這是一個誰也無法回答的問題,作為終端運營商的我們應該匯聚在一起,談一談我們今后發展的思路了!
市場法則是無情的,抱殘守缺、止步不前,殘留在過去輝煌的記憶中,留下的將是我們的悔恨和所有心血的付出。讓我們在CHIC2011之前開始我們的計劃,讓我們在CHIC2011的時候開始我們的執行!向前走,還有屬于我們的路,向后退,那里將是困頓的泥沼!
編者點評:誰掌控著品牌優勢,誰就占有了經營制高點,就擁有了合作主動權。國際品牌商們對“指揮權”的強烈渴望,以及對利益最大化的無限度索取,這是他們想拋棄那些曾經在前期開拓市場中立下汗馬功勞的中國代理商的最重要的原因。代理商的盛宴已經結束!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