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射陽縣近期棉花生產情況及產量預測
從8月下旬到9月上旬,產量目標也將大打折扣。根據目前的情況分析,這種狀況將不僅直接影響到今年棉農的植棉收益,還將關聯到來年全縣棉花的種植。
一、棉花種植面積
根據縣農委作栽站的調查統計,今年全縣棉花在19個鎮區、250個村(居)、1629個村民小組、10.68萬個農戶中有種植,面積為45萬余畝,戶平4.21畝。比上年實際種植面積55萬畝,凈減少10萬畝,降幅達到18.18%,是近四年全縣棉花面積連續減少、年際間減幅最大的一年。
二、天氣狀況及對棉花生產的影響
1、天氣狀況。根據市、縣氣象部門發布的天氣信息及縣棉花協會天氣實況記錄,全縣從8月21日至9月10日的21天中,出現了13個雨日,累計降水量達到266.3毫米,比常年多出近170毫米,是去年同期17.4毫米的15.3倍。期間在8月31日至9月1日,7號臺風又從射陽近海擦過,使沿海部分鎮村遭受了強降雨和強雷電的襲擊,海通、千秋轄區內的兩個自動測報站雨量分別達到127.3毫米和128.5毫米。連續的陰雨,導致光照嚴重不足,日照時數也僅有78個小時,比常年少30%以上。
2、對棉花生產的影響。不利的天氣,使棉花生產受到重創。一是漬害重。由于長時間的連續陰雨,土壤含水量飽和,內河水位較高,導致全縣棉田全部受漬,部分低洼地塊積澇嚴重;二是爛鈴增多。8月20日我們在田間調查時基本看不到有黑桃爛鈴,但之后的五日期調查,一次比一次增多,并呈加重的趨勢。8月25日,單株平均爛鈴為0.71個,比去年同期少0.06個。8月30日單株爛鈴為1.09個,還比去年同期少0.135個。但到9月5日,單株爛鈴達到了1.90個,比上年同期多0.69個。9月10日,單株爛鈴又增加到3.79個,比上年同期多2.44個;三是蕾鈴脫落率高。9月10日調查,單株平均脫落56.7個,脫落率59.1%,是近幾年較高的年份之一;四是部分棉田出現了早衰現象。由于棉花根系受漬害影響,活力下降,吸收肥力的能力減弱,棉株不能及時得到養分,部分棉田出現了落黃。
三、苗情狀況及產量預測
1、苗情狀況。縣作栽站9月10日對全縣各鎮棉花生長發育情況調查匯總,單株平均當日花0.7個、幼鈴6.43個、大鈴23.52個,分別比去年同期多0.29個、0.85個和3.7個。但現有的脫落率也高于去年同期2.27個百分點。
2、產量預測。按照大鈴1:1、幼鈴2:1、當日花3:1的標準折算,單株成鈴可達到30.75個,畝總成鈴數在4.5萬個左右,按照單鈴重4.5克、平均衣分37%測算,可望畝產籽棉202公斤,折合皮棉75公斤,分別比去年增加18公斤和5公斤,增幅分別為9.8%和7.1%,全縣皮棉總產在3.4萬噸左右。但今后乃至整個棉花吐絮采收季節的天氣狀況,對產量的構成影響可塑性仍然較大。如果天氣晴好,光照充足,始霜日期后移,將更加有利于鈴重的增加和衣分的提高。反之,尚難保證目前預測產量的最終實現。
四、切實抓好棉田后期管理
目前棉花長勢雖差于正常年景,但還略好于去年同期。從現在開始,切實抓好棉田的后期管理至關重要。一是清溝理墑降漬害。目前明澇較輕,但暗漬嚴重,而且極易被忽視。對此,縣農委于9月11日發出緊急通知,要求棉區各鎮村,動員廣大棉農突擊清溝理墑,降低“三溝”水位,盡快消除漬害,改善土壤環境,延長根系活力。二是根外噴氮防早衰。由于澇漬的影響,根系損傷較重,吸收肥水的能力減弱。采用根外噴氮,快速補充棉株養分,以防脫落、防早衰,爭取多結桃、結大桃。三是清理棉株防爛鈴。對陰蔽重的田塊,做好“四清理”,盡快改善棉株的通風透光條件,減少爛鈴,提高品質,同時及時摘除黃、爛鈴,減少產量損失。四是及時用藥防蟲害。棉花生長后期,堅持按照植保部門的意見,加強對主要蟲害的防治,以減少蟲子危害帶來的產量損失和品質的下降。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