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意”成為“第二生產力”
當今時代,價值的源泉早已發生了變化。
以有形價值的創造帶動著經濟的發展局面已發生了大逆轉,無形價值創造主導并支配了經濟的運轉已成為趨勢,我們進入了一個靠智慧創造價值的時代。
走過3年歷程的“服裝品牌企業的內心,成為我國紡織服裝產業鏈創新行動、創意行為以及行業時尚創造力的有效呈現——徹底改變傳統粗放型的增長方式,實現終極目標:價值創新。
于傳承中集成,于變化中創新,由中國服裝協會主辦的“2010中國當代時尚創意設計展”將于2010年10月28—30日在北京中國國際貿易中心閃亮登場。
新征途,傳播創意氣息
“2010中國當代時尚創意設計展”從上海移師北京,強勢登陸CBD之王、亦是首都的商業與消費的核心之地——國貿。據主辦方工作人員介紹,之所以會選擇風尚聚合的商業心臟國貿作為展覽的舉辦地,就是要利用國貿地區大量高端群體,以及媒體高度的關注度而讓創意溫度沸騰起來,也為讓“創意”走下神壇,與消費終端進行零距離接觸,使創意成為風尚,進而產生真正的價值。“我們就是要攜手業界內外,共同打造時尚、創意與設計的未來。”
在2009時尚創意空間活動結束后,中國紡織工業協會會長杜鈺洲曾對其給予較高評價,認為“參展的公司都在為紡織服裝品牌服務,說明這個活動更進一步走向了實踐,創意不僅僅是一種理想或理念,不僅僅是一種哲學,而成為了一種產業、一種現實”。而“2010中國當代時尚創意設計展”在延續以往活動中創意服裝及設計、創意產品及設計、創意平面、空間設計、創意攝影作品等元素的同時,還引入了時尚創意藝術品等品類的展示。多種資源在同一空間的激情碰撞,讓時尚的范疇突破了固有思維的桎梏,得以整合再造。
“中國當代時尚創意設計展就是要引導時尚生活方式、潮流趨勢與品牌發展相結合,打造產業鏈時尚創新能力展示與交流平臺,使紡織服裝產業鏈中最先進的面料、服裝企業與設計師的創新能力,通過活動的立體延伸,得以同社會消費終端結合,以推動產業在市場上的實踐與升值,使創意與商業信息交流碰撞。”該展覽策展人如是說。
新元素,體驗跨界時尚
為了將展會在北京的首次亮相讓人過目不忘,主辦方在本屆特意將“2010中國當代時尚創意設計展”劃分為“創意策源”、“城市美學”、“藝品風尚”三個部分。據悉,在“創意策源”部分中,主辦方將著重推出新銳設計師創意作品、時尚攝影藝術作品、藝術院校優秀設計作品和面料設計作品。在“藝品風尚”環節中,主辦方將重點呈現著名設計師創意作品、設計品牌和設計師服裝,以及“中國時裝設計創意邀請賽”參與設計師的服裝作品。
隨著城市生活的日益深入,以及時尚理念的漸入人心,越來越多的人們已經走出了狹隘的時尚小圈子,開始敞開胸懷,享受創意生活。因此,在本屆中國當代時尚創意設計展中的“城市美學”環節中,融匯現代科技、具有力學之美的“硬”建筑將與引領生活潮流、涵蓋藝學之美的“軟”時裝相互碰撞。屆時,國內頂級創意設計品牌服裝將與創意建筑設計師作品“同唱一首歌”。他們將通過建筑、景觀與時尚、服裝的設計、創意相結合的展覽展示手段體現創意時尚的現代生活理念與方式,運用不同的材質語言來闡述“城市美學”的真諦,讓藝術時尚跨界無處不在。
新觸角,延伸創意價值
“由創意決定的產品差異性,對創造高附加值的貢獻,遠遠超過產品質量的貢獻。”已經成功舉辦過三屆的“時尚創意空間”無疑已成為行業創意推進的最佳平臺。它營造的是一個引導企業良性發展的空間,幫助企業擴大視野,不僅尋找到了客戶,更是找到了創意、創新的途徑,找尋出獲得成功的方法。
而在“2010中國當代時尚創意設計展”中,主辦方仍將致力于引導時尚生活方式、潮流趨勢與品牌發展相結合,打造產業鏈時尚創新能力展示與交流平臺。與“2010中國當代時尚創意設計展”同期舉辦的“中國時裝設計創意邀請賽”將邀請30余位知名設計師角逐8大獎項,展現中國時裝最尖端設計與創意潮流脈動,獲獎作品還將在2011年3月的CHIC2011(第19屆中國國際服裝服飾博覽會)上進行展示。
首次亮相的“2010中國服裝先鋒品牌發布季”上,例外、吉芬、歌力思、思凡、諾丁山等以設計為主導的一線品牌參評,作為以中國服裝協會為主導的中國原創優秀品牌高端的發布平臺,充分體現創意設計價值。這種跨行業的立體延伸,使設計、創意與行業、社會消費終端結合,目的為推動產業在市場上實踐與升值,使創意與商業信息進行交流碰撞。
“讓當代成為你的當代,展現著你的魅力與未來。讓時尚成為當代的氣味,彌漫在每次呼吸中。讓創意成為時尚的引擎,承載著激情的速度。讓設計成為創意的畫筆,描繪躍動的當代脈搏。” 擁有了“創意”這“第二生產力”,中國服裝產業的強國之夢,終將使夢想照進現實。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