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通色紡:日投儲備棉400噸 穩定江浙棉花市場
為滿足華通色紡”代儲庫已投入1.48萬噸儲備棉,力促江浙棉花市場穩定。
“華通色紡”是一家生產各類色紡紗及麻棉等純天然功能型紗線和漢麻系列紡織面料、保健襪、服裝系列產品的企業,2008年成為國家儲備棉代儲庫。該公司擁有4萬噸棉花儲存能力,承擔著江浙地區用棉儲備的任務。“8月初棉價上漲明顯時,公司接到國家儲備棉管理總公司通知,日投放400噸儲備棉,成交率100%。”“華通色紡”經營者季國苗說。
為穩定全國棉花市場,國家有關部門決定,在60萬噸國家儲備棉投放的基礎上,增加投放國家儲備棉40萬噸,緩解新棉大量上市前供給量不足的問題。
補充:
筆者走進山東省臨沭縣店頭鎮西八里村蠶農劉豐山的庭院,映入眼簾的是一排排高高掛起的方格簇,白花花的蠶繭著實讓人倍感豐收的喜悅。村支書劉紅軍樂呵呵地說:“這季蠶繭每斤可賣到12元,俺村1000畝桑園可實現收入80多萬元”。這是第四季蠶,在蠶農們的科學管理和精心喂養下,全鎮4000畝桑園又喜獲豐收。
店頭鎮是山東臨沭縣有名的桑蠶之鄉,有近40年的植桑養蠶傳統。過去,桑農創收心理浮躁,熱時栽桑冷時刨,難以獲取長久利益。現在,鎮里科學引導蠶民按市場規律植桑養蠶,克服冷熱病,在確保原有桑園面積的基礎上,不斷加大對蠶農的技術、資金、信息等幫扶力度,實施穩扎穩打的滾動發展策略。鎮里組織蠶繭、農技、信用社等部門專門成立桑蠶指揮部,切實幫助蠶農解決生產困難、分析市場動態,把握商業行情,搞好產業規劃,加強經營管理。通過土地流轉實現土地連片成方,走規模化生產,建成以西八里村為中心的千畝桑蠶科技示范園。按照“民辦、民營、民受益”的原則,以土地或資金入股的方式成立桑蠶專業合作社,入社蠶農達680戶,實現利益共享,風險共擔。同時實行“六統一分”的管理模式,即統一小蠶共育、統一供料、統一防疫、統一指導、統一銷售、統一結算,分戶植桑養蠶,逐步走上了“合作社帶基地,基地連蠶農,互惠雙贏”的發展之路,使分散的農戶經營與市場順利接軌,實現了資源共享,降低了生產成本,提高了經濟效益。
目前,全鎮已經培植出吳月莊、東八里、西八里、陳巡會、丁楮林等12個植桑養蠶專業村,發展桑園面積4000余畝,建成網箱式小蠶共育室100平方米,高標準養蠶大棚200多個。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