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花新高點:新疆二級棉喊價已達二萬六
遏制投機、調整儲備機制、改革小農生產方式提高棉花單產,或可平抑棉市。
9月15日時,新疆生產建設兵團棉麻公司的業務部門已經大喊“棉價瘋漲”了。那時,市價為18598元每噸,10月20日,記者在該公司總經理梁東亞辦公室聽到的市場喊價,已經高達2.6萬元每噸,付現交易價也高達2.565萬元一噸。這令該公司老總不得不中斷與記者的談話,電詢下家是否敢于接受。
2010年9月以來,棉花的價格一路飆升,新疆籽棉的價格從每公斤8元左右飛速上漲到12元左右,籽棉加工后的皮棉價位,從每噸1.7萬元左右,飛漲到10月20日的2.6萬元左右。
由于價格漲速太快,21日新疆棉麻集團公司的一位職員對記者說,市場風險太大,公司尚未敢大規模收購。
據記者了解,20日,國家有關部門組成了調研組到新疆專項調研生產和購銷情況。
炒棉客“十年磨一劍”
從2002年到2003年,新疆棉花被浙江溫州等地商人瞄上,2003年新疆棉價突漲數倍,有報道說,籽棉的收購價從2003年9月份的每公斤1.6元飚升到2004年初的8元以上;溫商軋花廠也由近百家突增至300家。浙江本地媒體報道說,2002年至2003年浙商尤其是溫州商人“逢人談棉”。
價格飛漲,泡沫當年過去,2003年至2004年,皮棉價格短短半年間從每噸1.2萬元漲至1.8萬元,又在半年間跌至1萬元。2004年銀行收縮貸款規模,到2005年初,成品棉價格已劇降1/3以上,跟進炒棉的大批溫州商人大批虧損。新華網的報道稱:“新疆溫州商會辦公室工作人員說,2004年到新疆炒棉的溫商只有少數人贏小利,多數人虧了大錢,新疆溫州商會某副會長2004年底就虧了上百萬元。”
2008年,棉價再次出現大幅波動,一度從每公斤5元跌落到2元,棉花種植面積大幅縮水,新疆生產建設兵團農業局種植業管理處副處長胡建國告訴記者,2009年,棉價再次上漲,從5元漲高到7元多。
“今年棉價飆升堪比黃金,浙商新疆承包棉田賺翻”,錢江晚報在2009年12月底報道說。該報道還引述浙商話語,指2010年棉花形勢“一定也不錯”。
“受氣候影響,今年棉花收購推遲了15到20天開秤”,梁東亞對中國經濟時報記者說。
“2010年全國棉花收成不夠好,全國市場空缺很大,近年每年紡織用棉總量都在1000萬噸以上,而國內產量始終徘徊在700萬噸左右,全球市場棉花也不夠,加之浙商在新疆炒棉已久,抓住了這一市場機遇,因此今年棉價飛速飆升。”新疆棉麻公司一位不肯透露姓名的業務經理說。
記者在21日找到新疆溫州商會,該會會長以沒有時間為由拒絕記者就有關棉花投資問題的采訪。
針對投機風行,有報道建議采取特殊措施:“市場流動性以及期貨市場的資本屬性是價格的重要推手,增加這些領域的風險成本,是有效遏制投機的手段。短期內即便單個單位沒有風險,但在我國市場機制還并不完善的大背景下,這些單位的長期風險還是存在的。釜底抽薪,降低市場炒作動力,是對這些單位以及行業健康的保護。”
國家儲備能力缺陷
2008/2009年度中儲棉拋儲量為153萬噸,同時收儲272萬噸。而當年拋出并沒對2009年的棉價產生大的影響,前述業務經理說。
目前國家儲備已經基本拋空,梁東亞分析,國家儲備能力有限,對市場后期的影響也有限。
他認為,如果大型企業參與調控能落實,對于穩定棉價有好處。目前,兵團棉麻公司只在兵團內部收購棉花,如果能參與調控,公司便可參與地方收購,可以幫助提高國家儲備能力。
價格過高,對于下游的紡織企業和服裝企業來說壓力很大,最終還將傳導到消費者身上,而對于流通企業而言,也存在市場風險,投機性太強,他說,流通企業在有敢于接受的下家時,順價銷售,利潤空間其實也有限,獲利大的是投資炒作者。
棉花種植的小農生產模式危機
“不包括兵團,新疆全區棉花種植面積是1416萬畝,產量150萬噸(皮棉,記者注)。”新疆農業廳種植業管理處李處長10月19日在電話里對記者說。
“兵團種植面積是701萬畝,產量110萬噸(皮棉,記者注)”,新疆生產建設兵團農業局種植業管理處胡建國副處長說。
為何單產能力相差如此之大?新疆生產建設兵團棉麻公司總經理梁東亞說,地方小農經濟為主,生產投入和科技水平都相比較低,而兵團實行機械化耕種、機械化采摘,注重科學化管理,生產效率要高很多。
據他介紹,地方每畝棉田投入在1200元左右,兵團在1400元左右。
新疆生產建設兵團棉花機械化辦公室李處長告訴記者,兵團今年計劃實現220萬畝機械化采摘,機械化采摘的成本,每畝僅為125元,而人工采摘成本則高達三四百元。
他說,如果全面推進實行機械化采摘,那么到2015年可以在兵團全面實行機械化。而目前采摘工緊缺,北疆地區尤其是奎屯等地,工人采摘成本已經上升到了2.5到3元一公斤。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