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纖業亟待突破原料瓶頸
目前,中國已經成為世界化纖生產大國,然而,化纖原料高度依賴進口一直伴隨著化纖工業成長,并成為制約行業發展的瓶頸。“十二五”期間內,原料瓶頸亟待突破。
原料問題
伴隨化纖工業成長
中國化纖工業的發展起步于上世紀50年代,其大力發展在上世紀80年代,快速發展則從上世紀90年代末期開始?;仡櫺袠I發展歷史,我們不難看出,幾十年來,中國化纖工業就是伴隨著不斷解決資源約束問題而逐步發展成長起來的。然而,進入新世紀,在經歷了2008年的金融危機后,在我們即將叩開“十二五”發展大門時,這個最為關鍵的、而且始終伴隨行業發展的問題卻仍然沒有得到徹底解決。
1998年以后,中國化纖工業進入快速發展時期,這種快速發展迅速增加了對原料的需求,但由于我國原油資源短缺,以及機制體制等多方面因素,化纖原料工業發展嚴重滯后化纖工業發展。因此,化纖工業快速發展的需求與原料資源供給不足的矛盾由來已久,進入新世紀后顯得更加尖銳。
原料進口的快速增長使化纖工業進口依存度快速提高。2004年以后,合纖主要原料的整體進口依存度已達60%以上,其中部分主要原料缺口不斷擴大,進口依存度一直居高不下,主要以PTA(聚對苯二甲酸)、MEG(乙二醇)、CPL(己內酰胺)三者增長最快,進口依存度最高。1996年PTA、MEG的進口依存度只有23.7%、30.57%,隨后快速提高,到2000年雙雙超過50%。2004~2005年,MEG進口依存度高達78%以上,CPL接近70%,PTA也高達55%左右。進入2009年,進口合纖原料1471萬噸,其中PTA、EG、CPL分別進口625.5萬噸、582.8萬噸、60.1萬噸,進口依存度分別高達33.9%、77.3%、64.6%;同年進口人造纖維原料106.7萬噸,其中木漿和棉短絨的進口量分別達85.1萬噸、16.1萬噸,進口依存度分別高達95%和15%。
此外,鄭植藝也指出,在國際原料貿易中,以2009年的數據來看,PTA、MEG、CPL、AN(丙烯腈)、木漿這五大類化纖原料進口除AN外均占到世界貿易量的30%以上(不計集團、公司內部貿易量),最高MEG達到60%,溶解木漿達到71%。在PTA期貨方面,雖然我國于2006年12月18日啟動了PTA期貨市場,但由于種種客觀因素,遠未起到“規避風險,發現價值”的作用。
{page_break}
對外高依存度
制約行業運行和發展
由于國內原料市場缺口大,對外依存度高,再加上原料供應商過于集中,采購商過于分散,這就給投機和炒作提供了空間,導致原料市場價格頻繁波動,且波動幅度較大。據中國化纖工業協會統計,2004年中國市場上PTA的直接供應商只有16家,而采購商(含中間貿易商)多達345家;EG供應商只有12家,采購商多達220家;CPL供應商12家,而采購商也多達120多家。近幾年化纖主要原料市場都會出現1~2次大幅波動行情,有時波動幅度會高達30%,甚至更高。
2005年,中國進口主要化纖原料比上年多支出21.1億美元,行業原料總支出多出324億元,由于價格上漲引起的原料成本實際多支出145億元。2006年行業原料總支出又多出570億元,原料成本實際多支出102億元。進入2010年,在國際原油價格持續高位運行的情況下,原料成本已占合纖成本的80%以上,最高時曾達到86%,從財務經營角度看,此比例已大大超過警戒線。
原料成本的大幅提高,減小了企業的生產經營區間,大大縮減了行業的利潤空間,行業已經全面進入微利時代。從化纖產品單位利潤變化可以明顯看出這種影響。以聚酯滌綸行業為例,2000年噸滌綸纖維利潤為904.9元,2004年已經降到245.9元,降幅高達72.8%,2005年又繼續下降13.3%,僅為213.1元,2006年市場行情雖有很大恢復,但單位利潤僅增長3%。2008年的金融危機更加促使化纖行業利潤見底。
因此,從戰略高度來講,化纖原料資源供需矛盾如果不能徹底解決,將嚴重制約中國化纖工業的運行與發展。
轉方式、調結構、拓思路
鋪就行業可持續發展之路
由于國內石油和土地資源相對貧乏,單純依靠國內資源解決原料短缺問題是不現實的。這就迫使化纖工業必須加快轉變經濟增長方式,從數量型發展轉向經濟效益型發展,走“科技含量高、經濟效益好、資源消耗低、環境污染少、人力資源優勢得到充分發揮”的新型工業化道路,大力發展循環經濟,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行業。
在“十二五”期間,尋找石化能源和資源的替代品,發展環境友好工程是應對21世紀資源和環境挑戰的必由之路。鄭植藝特別指出,單單依靠石油資源的化纖工業,發展是不可持續的,要向自然界學習,充分利用生物界的資源,大力開發生化原料并積極發展生物質纖維產業。為此,中國化纖協會在今年6月份舉行的第四屆中國生物產業大會上,發布了中國生物質纖維及生化原料“十二五”發展規劃(初稿),明確了生物質纖維及生化原料產業發展方向。
除了發展生物質纖維及生化原料,中國化纖協會還積極組織行業內的企業實施“走出去”戰略,通過資本投資,到原料資源相對豐富的國家和地區投資設廠,這也成為突破中國化纖工業資源瓶頸的又一重要舉措。
鄭植藝表示,實施“走出去”戰略,進行資本投資,我國化纖工業已經具備基礎。一方面,我國化纖工業具備對外投資的能力和資本實力,國內化纖工業曾創造過投資總額突破500億元的歷史紀錄。國內化纖工業有能力有效引導投資,集中資本力量,聯合海外資本進行資源性投資。另一方面,我國化纖工業在與國際交往的20多年中積累了相當豐富的國際市場、產業運營、金融投資、環境評估、政府公關等方面的經驗和資源,在對境外特別是發達國家政策環境的了解方面具備了一定的實踐經驗。他指出,俄羅斯、巴西都具有資源優勢,石油、天然氣、森林資源十分豐富,從資源和內需角度,這些國家都是我國化纖企業“走出去”的重點目標。
截至目前,在中國化纖協會的引領指導下,中國化纖工業已經邁出了“走出去”的切實步伐。2009年,以鄭植藝為團長,由瑞士歐瑞康集團、浙江榮盛集團、江蘇恒力集團等著名化纖企業及項目合作方組成的代表團一行11人赴俄羅斯投資考察。此次訪問恰逢俄羅斯政府應對“經濟衰退”調整產業政策的關鍵時機,對中國化纖工業充分利用俄羅斯豐富的油氣、森林資源,實施“走出去”戰略,緩解制約中國化纖工業可持續發展的原料瓶頸提供了選擇方案。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