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景源:物價上漲根本是貨幣問題用組合拳應對
針對近一段時間來的物價上漲,國家統計局總經濟師姚景源日前在搜狐企業家2010年會上表示,“說到底,物價上漲歸根結底是"貨幣的問題",而要穩定現在的物價,我們必須采用"組合拳"的辦法來應對,而不是一個單一的辦法。”
姚景源表示,從國內因素來看,物價上漲歸根到底它還是個貨幣問題。“我們這幾年整個貨幣供應是非常充裕的,特別是2008年為了戰勝世界金融危機,全世界都是用超發貨幣的辦法增加流動性來對抗危機,2009年,我們發了10萬億信貸,M2增長速度是27.7%。市場上流通當中貨幣大增加導致價格必然上升。”
除去貨幣因素,從去年第四季度開始到今年不斷的自然災害也是導致物價上漲的一大因素之一。“去年四季度西南地區遇到百年不遇干旱,春天春寒,夏天洪澇,接著地震、山體滑坡,嚴峻的自然災害對農產品供給造成大幅影響。”
而從國際因素上看,姚景源認為,我們要警惕輸入性通貨膨脹。“輸入性通貨膨脹必須要引起高度關注,實施寬松貨幣政策導致了市場上大宗商品暴漲,比如說小麥、玉米到今年上漲57%,水稻漲了45%,吃的糖漲了55%以及石油價格上漲等等。我國是進口大國,輸入性通貨膨脹對中國經濟造成很大的沖擊。”
而要穩定現在的物價,姚景源認為,結合近期國務院出臺的16項穩定物價的措施,必須采用“組合拳”的辦法來應對:一是保量穩價,從生產、流通、儲備、進出口各個環節增加供給量;二是要千方百計降低流通費用;三是要完善補貼制度;四是要維護市場秩序,避免許多破壞正常市場的信息散布。
記者今日還獲悉,中國人民銀行副行長馬德倫在中俄金融合作記者會上回答記者提問時表示,央行一直對物價、流動性、經濟增速等經濟指標保持密切關注,會根據形勢的不同變化采取相應的措施。
據了解,今年以來央行采取了包括上調存款準備金率、加息和公開市場操作等貨幣政策工具,這些措施有利于引導公眾和市場預期,令政策效果更好實現。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